-晴天的二月(90)(2 / 2)

至于其他士兵,则是被安排在空闲时间,帮着一起做农活。

士兵们本来每一天就都需要操练。

如今,不过是多加了一项种地而已。

人多力量大,在十万人的通力合作下,军营附近荒凉的土地,居然都被开挖成了田地。

而且,士兵们精益求精,不仅是开挖了土地,同时,还把地里挖出来的石块和石子,全部都清理干净了。

同时,又给每一片土地,都淋上了人工肥。

被田地所围绕的军营,每一天都飘着奇异的臭味,士兵们却毫不在意。

他们知道,那是他们辛辛苦苦开出来的田地,浇了肥,才能获得丰收。

尽管开挖出来的田地,用上的不到十分之一,士兵们依然勤勤恳恳的开荒。

对于二十个村民的话,士兵们也是言听计从。

他们可不想过向朝廷要粮食的日子了,他们要自给自足,养活自己。

怀着这样的心情,士兵们都异常的积极。

几乎把军营附近能开发的地,都挖了个遍。

又过了一个月,青连山里,又迎来了一次大丰收。

这一次,大获丰收的,是玉米。

青连山的田地里,抬眼望去,是一大片绿油油的玉米株。

丰硕的玉米,被叶子所包裹,隐藏在枝干上,只露出一条条细嫩的玉米须。

玉米,两个村的村民们也是第一次种植。

当初苏念给他们的,是一颗颗小小的,黄色的种子。

没想到,在三个月后,居然长成了成年人高的长杆。

周家婶子,这东西,可怎么收回家啊?

两个村的村民们,都密密麻麻的站在一块,看着郁郁葱葱的玉米地,一头的雾水。

他们连玉米的原样的没见过,就种了这么多的玉米,要不是因为信任苏念,他们可不会干这种事。

如今,种下去的玉米要收获了,可惜,他们没有一个人知道,该怎么收回家。

你们看着我!我来教你们!

苏念也不耽误大家的时间,直接走到最近的一株玉米旁边。

伸手握住了一个看起来很是饱满的玉米,用力一扭,玉米就被扭断了。

接着,苏念当着大家的面,把包裹玉米的皮,一层一层的剥开。

很快,就露出了里面金黄色的玉米粒。

众人齐齐看向苏念手中的玉米,眼神里都是惊喜。

这就是玉米?

没想到玉米长这样啊?

玉米可真好看!

村民们议论纷纷。

大家听我说!

苏念扬起手,大声喊到。

村民们很快就安静下来了。

玉米的用处有很多,不光只是作为食物,玉米中间的玉米棒子,晒干后可以用来烧火,玉米须可以用来泡水喝,最是利尿清热,连摘完了玉米的玉米杆子,晒干了也能当柴禾烧。

这可真是太好了!

哇!玉米这么多用途,幸好我家多种了几亩。

苏念话音刚落,村民们又热烈的讨论起来。

好了好了,大家也知道怎么摘玉米了,快些动起来吧!别耽误时间了!

马老三发话了,村民们齐齐往各家的田地里走去。

村民走近玉米地,立刻被高高大大的玉米株掩盖。

如果是在远处,就只能听见玉米叶子抖动的声音和村民们聊天的声音了。

看起来,有些恐怖。

在苏念的指导下,村民们摘下玉米后,便把玉米株砍下归拢。

勤劳节俭的庄稼人,可不会错过这个好东西。

到时候晒干了,背回家里,又多了不少柴禾呢!

从早上忙到上午,大多数村民,连一亩地都没有收完。

周家的田地里,周勤年、周敏年兄弟两人,加上李桂英和苏念四个人,忙了一上午,才堪堪收下一亩地的玉米。

苏念感觉自己的手都快没有知觉了。

不断的重复一样的动作,机械化的操作,让苏念倍感疲惫。

原本家里的几个孩子,都不想让她来玉米地里做事。

因为苏念的坚持,才跟着一起来了。

娘,中午回去了,你就别过来了,就在家里照看两个孩子吧!

如今,张春珍已经出了月子了。

安安和阳阳,都是她在家照看。

同时,她还在家里做些轻快些的家务活。

周敏年见苏念累的不轻,开口劝到。

苏念自小到大,都很少做农活。

当年,父亲在世,是秀才公。

身为秀才公家的小姐,苏念怎么可能做农活?

后来,嫁人了,丈夫疼她,从来没叫她下过地。

倒是到了现在,苏念才想要主动做些地里的活。

然而,她一个几乎从来不下地的人,如何能习惯呢?

像李桂兰,自小被伯父伯母磋磨,家里家外的伙计,什么都干。

尤其是田地里的重活累活,几乎都是她做主力。

小小年纪,就是一手的老茧了。

而苏念的手,却还是柔软细腻,白白嫩嫩的,丝毫不像农妇的手。

行,我下午就不来了!

苏念也不逞强,点了点头,答应下来了。

要她在地里累一上午,还不如回家给几人做一顿丰盛的晚饭,还能让他们补一补。

种地,她是真的不行!

天呐!居然有一千斤啊!

就在苏念坐在田边休息时,忽然听见了不远处传来了一阵惊呼声。

苏念抬头看去,发现有一群的村民聚在一起,似乎是在看着什么,很是热闹。

娘,要不咱们也过去看一看?

周敏年最爱凑热闹了,被声音所吸引,立刻就想过去看看。

走吧!看看去。

反正这一亩地已经收完了,也该休息休息了。

第二百零二章 亩产千斤

周敏年喊上周勤年李桂兰夫妇,和他一起去村民那里。

苏念也跟着他们一起去凑热闹了。

走近后才发现,原来是一户村民,正在称量自家的玉米。

村长,我家一亩地的收成,有足足一千多斤呐!

被村民们围绕在中心的男子,激动的向一旁的马老三喊到。

原来,马老三早就想要看一看,玉米的收成如何。

他早早的就把称给带了过来。

此时正在称玉米的村民,是最快收完玉米的一户。

于是,马老三就让他称一称自家收下来的玉米,看一看到底有多少。

堆积成山的玉米,就被分成了多次称量。

每称一次,马老三就用树枝在地上记一个数。

直到称到了最后一次,数字已经变成了一长串。

称完自家的玉米,村民累的一头汗。

他随手擦了擦,径直走到马老三身旁,快速的把数字加起来。

得到的结果,令他瞠目结舌。

居然有一千一百多斤。

这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之前把玉米掰下来,堆积在一侧时,他就知道,肯定是大丰收。

但是当他真正的知晓这一堆玉米的重量时,还是忍不住吃惊。

这种农作物,未免也太高产了吧!

就算把玉米皮和玉米棒子的重量减去,粗粗估算一下,至少也得有七八百斤呢!

这个数字可真吓人!

来来,我家这一亩地也收好了,把我家的玉米也称一称!

听说同村的人,一亩地产了一千多斤玉米,隔壁田地里的村民按捺不住了。

恋耽美

最新小说: 兄弟妻可欺(1v?) 误摘高岭之花后我遁了 离婚后,全员火葬场[恋综] 反派全家崽崽控 穿成豪门亲妈我哈哈哈哈哈哈 重生之神级奶爸 嚣张嫡女娶进门,残疾世子有福了 有妖气的游戏 带着淘宝去种田 从杀猪开始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