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九昌道和南泗道交界处一座不显眼的小城,属于南泗道管辖。
城池有些狭小,人烟稀少,这城墙撑死也就只有三四丈高,城关四面也没什么险要的屏障,无险可守。
就这么一座小城,将要拉开一场大战的序幕。
两个月前,黄衫军对昌黎发动攻势,面对着漫山遍野而来的叛军,驻守在城中的两三千官军仅仅抵挡了一天便逃走了。
黄衫军这两个月来的攻势正是从撕开昌黎这个突破口开始的。
……
“当当当!”
“动作都麻溜点!”
“咣咣咣!”
“这边,这边再加高一点!”
昌黎县的城头上乒铃乓啷的声音响作一团,一个个光着膀子的军汉、民夫正在昼夜不停的加固城墙,汗水从他们的脑袋上不断滴落。
从城内废弃的房屋中被拆下来木板、石块被不断的运上城楼,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的军械、弩箭。
在城楼的顶端,一道身披铠甲的武将扶刀而立。
没错,吴志勇来了。
在凌宫启程赶赴寿春城之后,吴志勇连半天都没有耽搁,将行营整个搬到了昌黎城内,还带来了不少粮草物资。
现在昌黎的驻军已经多达两万五千人,距离它仅仅二十里的乐安也有一万五千之众。
两座不起眼的小城,整整塞下了四万兵马,足以见吴志勇对于这两个战略支点的重视。就连城中所有能召集起来的民夫也被派上了城头。
短短几天的功夫,昌黎的城墙已经被加高了半丈,而且还竖起了大量临时的箭楼和角楼,防御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