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朔元年三月,大唐皇帝,天可汗二世,“跛子皇帝”李承乾,崩逝于洛阳芳华苑,享年四十三岁,天下为之震动。
正在长安监国的太子李象,被群臣簇拥登基,并尊生母苏氏为太后,太子妃王氏为皇后。
因为先帝灵柩尚在洛阳,故而新帝李象命令尚书左仆射褚遂良、右仆射白遐领衔,率文武群臣百余人,汇合左羽林卫往雒阳迎回先帝灵柩与太后苏氏。
三月二十一日,大行皇帝灵柩入长安宫,在李象的带领下,群臣最后一次朝拜他们的皇帝。
翌日,李象举行大朝会,为先帝李承乾上谥号“昭武皇帝”,庙号“中宗”,拟定葬于乾陵。
唐朝谥号有别于之前,不再局限于加“孝”字以及不再严格限制字数。
一如李渊谥号“太武皇帝”,李世民谥号“文皇帝”。
且与汉重谥号不同,唐颇重庙号,在官方文书中,提到已故先帝,多采用庙号代指,而非谥号。
同日,李象确定了自己的年号“神朔”,意欲大唐即将进入盛世的开始。
四月,唐中宗李承乾被正式下葬于乾陵,李象进入守孝期。
依据李承乾留下的遗诏,拜长孙无忌为太傅,加封三百户,任命其子秘书监长孙冲吏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太子少师。
左仆射褚遂良拜为太尉,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为宰辅,成为继长孙无忌后的实际上百官之首。
擢尚书右仆射白遐为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名义上领衔百官。
拜兵部尚书李勣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仍兼领兵部。
中书侍郎李义府、侍中崔敦礼依旧。
其中最特殊的一条任命是,台州刺史、国丈苏亶育女苏氏有功,拜左卫大将军,掌宫禁宿卫,总辖五府三卫,册封苏国公。
同时任命同母弟陈王李厥为司马,兼怀州大都督,镇守河北。
这份遗诏是经过李承乾深思熟虑后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