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纪元年十月
郑州管城,州治,城东,一座新建院落群,郑州州学坐落于此。
因为里面的生员都是准官员,所以条件十分优渥,环境典雅,往来尽是衣冠。
刘范生听从白主簿的建议,并没有报告县学,而是来到州治报考了州学。
凭借以往科举的经验,他十分轻松的便成为了一名生员。
为此,他辞去了万胜村的族长职务,带着两三子进入州学,安心读书,等待宣武军治下第一次选官考试。
“范生兄,同走。”
才出学堂大门,后面便跟上一名三十岁上下的士子,正是刘范生的同学,杨辂。
杨辂出身寒门,凭借才学夺得生员,自此天高海阔。
刘范生虽有家族,却也不是什么大族,是以并没有门户高低之见,二人相谈甚欢。
走在路上,二人聊起了最近的局势。
选官考试需要考策论,即对当前局势的看法。
因此自从县学、州学开办以来,此地便成为了议政中心,生员们无不以议论朝政、局势为荣。
而学府学官也鼓励生员们议政,以此开拓他们的视野,能够更多的通过选官考试。
毕竟若是本州县通过考试的生员越多,说明他们这些学官政绩斐然,有机会得到升迁。
“徐州贼眼看要被陈将军绞杀于徐北,可恨徐州贼狡猾,竟然逃脱,遁入徐、宿、泗三州交界,游走不定。”
“军府大军多次围剿不成,战事越拖越久,恐怕会有变数啊。”杨辂当先抛出话题。
刘范生也点头道:“我认为徐州贼之所以多次逃脱,徐宿泗三州的豪强大族绝对脱不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