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义军的增多,各种矛盾也开始冒头,各路义军互不统属,彼此之间常常因为驻地或者粮草的问题发生争执,严重者甚至发生了流血冲突,每当到了这种时候,便到了项羽出场的时候,各路义军多数都是草莽出身,这些草莽英雄最服的便是勇力,而项羽,则几乎挑遍了义军中所有的将领,无一败绩。
看着项羽再次打败了一名义军将领,李青脸上露出了微笑,项羽,凭借着武力成功震慑了所有的义军,从这一刻起,义军,已经完全掌握在项氏手中了。
“哈哈哈哈,项少将军好本领,本人宋义,想要领教领教少将军的本事。”
项羽正在接受义军的欢呼,突然间,一个声音从台下响起,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少年突然推开众人,跳上了擂台。
“这个宋义……”
李青看到这种情况,不由皱起了眉头,这个宋义是三天前带着兵马投奔寿春的,自从这个宋义出现后,李青便察觉到此人有些特殊。
首先,便是宋义带来的三千义军,这些日子,前来投奔楚怀王的义军很多,三千的数量虽然不小,但也还不至于引起李青的关注,真正让李青在意的,是宋义麾下那三千义军实在不像一般的义军,他们的精锐程度,丝毫不弱于李青自己精心训练的陷阵营,甚至,犹有过之。
项羽看着年龄与自己相仿的宋义,嘴角略微上扬,说道:“宋义首领,不知道你想怎么比啊?”
宋义笑道:“既然是比试,那么自然是用自己擅使的兵器了,项少将军,我擅长使用一根家传长杵,不知道项少将军钟意何种兵器啊?”
项羽哈哈大笑道:“项某精通各种兵器,既然你用杵,那么我便用戟来和你过两手吧。”
两人各自取了兵器,在擂台上站定,这个时候,宋义身上突然爆发出了一股强大的气势,这种气势一出,本来一脸轻松的项羽,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杀。”
宋义大喝一声,率先发起了进攻,手中长杵呼啸着砸向项羽。
项羽舞戟相迎,杵戟相交,项羽面色一变,两者居然是不分胜负。
宋义嘴角勾起一丝笑意,双臂用力,手中长杵狠狠的砸向项羽的心窝,如果这一下砸实了,即便是项羽,也只能当场饮恨。
不过项羽又岂是等闲之辈,只见项羽手中长戟一摆,便挡住了宋义的长杵。
项羽感受到长杵的力量,有些凝重的说道:“宋义首领,好本事啊。”
宋义眼中也充满了凝重之色,冷哼道:“项少将军的本事也不弱啊。”
两人再次大战了起来,宋义力大,手中长杵更是不知道何种材料所铸,坚硬无比,项羽论力气可能不在宋义之下,可却吃了武器的亏,项羽手中的武器,不过就是一柄普通的军中长戟,在与宋义对碰几次之后,居然“咔嚓”一声,被宋义的长杵砸成了两段。
项羽看着手中的断戟,脸上露出不甘之色,而此时的宋义,眼中突然闪过一丝杀机,手中长杵径直点向项羽的心口。
项羽大惊,本来以为自己武器断了已经算是输了这场比斗,这场战斗到此也就该结束了,可这宋义居然还在出手,而且看样子,宋义似乎丝毫没有留手的意思,而是摆明了要杀自己。
不仅是项羽,李青和钟离眛也看出了宋义的打算,此时李青和钟离眛为了观看项羽的比斗,距离擂台不远,看到项羽遇险,李青顾不得多想,径直一跃跳上擂台,同时手中泰阿剑出鞘,对着宋义手中的长杵斩了过去。
只听“铛”的一声,宋义点向项羽心脏的长杵被李青用泰阿剑挡下,擦着项羽的肩膀落在了擂台上。
项羽这个时候已经回过神了,他眼神冰冷的看向宋义,宋义没想到自己的袭击会被人破坏,见项羽已经起了疑心,宋义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机会击杀项羽了,于是笑着说道:“项少将军果然厉害,便是麾下的将领也非等闲之辈啊,哈哈哈哈,宋义告辞。”
宋义说完,转身跳下了擂台,义军们见宋义打败了项羽,一时间对宋义敬佩不已,一些本来看好项梁的义军,也都投向了比项羽更加勇猛的宋义麾下。
项羽双目圆瞪,咬牙切齿的说道:“这个宋义他算计我。”
李青点了点头,论真实本领,宋义虽然厉害,但顶多也就是和项羽在伯仲之间,他今天之所以能够打败项羽,完全是因为项羽太过轻敌,没有选择自己的兵器,不然的话,项羽根本不可能输给宋义。
------------
秦国风云 第二百五十一章 范增之谋
项羽输给了宋义,这在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如今寿春的义军已经多达二十余万,除了项梁嫡系一万多人之外,其他军队都是冲着楚怀王的名声前来投奔项梁的。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项羽展示的绝世武力,很多义军都选择了依附项梁,可当宋义击败项羽后,风头便开始转变,义军们开始分成两批,最早的那一批依旧选择了项梁,但是后面赶来会合的义军,大多数却都选择了宋义。
李青在大多数时间都选择了观望,李青并不准备太过参与历史,因为历史一旦发生改变,后面的历史,便有可能朝着自己不熟悉的轨迹发展,那样的话,李青便不确定自己是否还能够帮助项羽战胜刘邦了。
军中的变故让项梁十分愤怒,可却也无可奈何,因为此时项梁已经完全没有办法控制全局了,各路义军实在太多了,几十万人聚在一起,每日粮草消耗无数,而大多数粮草,还都是由项梁提供的,没办法,你总不能让所有远道而来的义军,都自带粮草吧。
项梁召集众将议事,觉得不应该再这样消耗下去了,他要立刻进攻泗水郡,然后入关中。
项梁的提议得到了范增的赞同,范增也发现了义军中的变故,觉得项梁有必要在战场上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以便让义军知道,谁才是楚国真正的希望。
李青在这种场合向来都是一言不发的,项梁也发现了这个事情,不过项梁以为李青只是不善言辞,所以倒也不以为意。
项梁带着众将去见楚怀王,提议先将泗水郡的义军招降,然后再进攻东郡,打败屯兵东郡的章邯大军。
楚怀王闻言,点了点头,说道:“项将军所言极是,本王便封项将军为武信君,领兵十万,进攻泗水郡吧,军中各将,任由武信君调遣。”
项梁闻言大喜,可一旁的李青和范增却都同时面色一变。
李青第一次正视楚怀王,这个看起来一脸天真的少年,居然能够想出如此计策,实在是让李青心中一凉。
项梁在寿春的兵马,除了一万多嫡系之外,还有九万多依附项梁的义军,楚怀王轻轻一句话,便是要让项梁领兵退出寿春,一旦项梁所有兵马离开了寿春,那么这个项梁最初本来以为可以掌控的傀儡,便彻底摆脱了项梁的控制。
项梁出了王宫,便准备点兵出征,范增一把扯住项梁的战马,说道:“武信君此去,不知道准备带哪些兵马?”
项梁笑道:“既然怀王允许我带十万兵马,那我便带本部兵马一万,然后再调英布,彭越等人的兵马,凑够十万便是了。”
范增冷笑道:“如此,寿春便不复为武信君所有了。”
项梁闻言,本来微笑的脸上一僵,范增的话,让他从立功的幻想中清醒了过来,没错,扶持熊心上位并不是为了真给自己找一个君上,而是为了借助熊心的身份拉拢各路义军,如今倒好,虽然的确拉拢了一批义军,但是熊心却逐渐脱离了掌控。
项梁凝重的对范增说道:“不知项梁该如何行事,还请先生指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