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群年轻的学生嘴里蹦出神经网络这个略微冷门的专有名词,让徐建华感到十分惊讶。
他的脚步缓了下来,几乎没有发出声响地走到这群年轻人桌前。
面前的几人全然没有察觉到徐建华的靠近,都在听着江铭耐心的讲解。
“神经网络就是一个函数...”
“什么...函数,那不是数学吗?这一堆连在一起的线段和节点怎么就是函数了?”在江铭身旁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不解。
“函数未必要写成xyz,而一种从输入到输出的映射关系,这个世界中的映射关系多到数不清。比如在偏微分方程中,有的解函数甚至没法显示地写出来。”
“这我懂,不过这和这些节点与边又有什么关系?”
“这是一种可以通过大量数据无限逼近任意函数的方法,就像偏微分方程中会用无穷级数表示一个解函数一样。”
“随着对大量数据的学习,这些神经元会不断调整参数,最后整个神经网络就会变成那个函数的形状...”
这个回答引得周围众人一阵兴奋,大家又互相聊了起来。
“该我了该我了!帅哥,我记得去年《导师去哪儿了》的节目里就有这个神经网络。最后还要好几个初级研究员学长比赛用神经网络预测四次函数的解呢!”
“切,这么听起来这个神经网络也没那么厉害嘛,四次函数的话不是手算就行。”
“你行你上啊,再说了听没听到小哥说拟合任意函数,那可比手算一个牛逼多了!”
“emmm作为数学系的研究员,我不得不提醒各位,这玩意儿不是万能的...”
任凭周围学生七嘴八舌地提问,江铭始终耐心地回答,没有丝毫不耐烦的表情。
这些学生都是已经走上科研道路的金陵大学生,以金陵大学的招生严苛程度说是百里挑一都不为过。
当然,他们会问这类基础的问题也是因为不是相关领域的,只是在蓝星上人们对无论哪种学科的知识都有着浓厚的兴趣罢了。
江铭简单的几句回答却令徐建华如遭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