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你也有需要我给建议的时候嘛。”,徐建华乐呵呵地道。
“解决一个问题,方法可能有很多,这取决于不同研究者看待问题的角度。”
“就像蛋白质结构预测,生物学的研究者可能会从相似蛋白同源性的角度研究,物理学研究者可能从结构和微观力学角度研究,化学研究者从分子角度研究。”
“而你,能否摒除其他杂念,完全从信息学的角度思考呢?”
江铭思索着徐教授的话,脸上顿时浮现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完全以信息学的视角么?”,他轻声自语道。
“从这个角度思考的话,需要我设计一个预测算法,算法的输入是一大串几千维的碱基序列,输出是所有氨基酸的三维坐标和电位。”
“但是这输入和输出的维度也太高了吧,而且还具有超远距离的互相影响关系...”,江铭感到无比犯难。
即使是单独把这个问题抽象成一个信息学问题,现有的方法也解决不了。
徐建华坐在对面看着江铭思考,时不时扒拉一口饭,直到他吃完,江铭还是没能想出什么解决方案。
“没事,不要灰心,如果你都解决不了,那就是真的解决不了,我永远相信你在信息学领域的天赋。如果实在解决不出来,放弃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徐建华见江铭一直皱着眉头思考,连饭都没吃完,忙出言安慰。
“我在信息学领域的天赋...放弃也是明智的...”,江铭思索着徐建华的话,忽然恍然大悟:“谢谢老师,我明白了。”
说罢他立刻起身,头也不回地去了实验室。
“准备放弃了吗?”,徐建华自语。
他甚至心里对此还有点开心。
江铭在这件事上受点挫折也好,这样他应该会提早认清信息学才是他真正有天赋的领域,而不会在其他领域浪费时间与心气。
...
然而徐建华对江铭的判断错得离谱,江铭不仅没有想要放弃,反而想明白该怎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