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甚至从这一刻起,这九个顾命大臣不但有了名义,还有了权力。
未来十年之内,朝政大臣就交给这九个顾命大臣了。
“宣皇后娘娘,懿皇贵妃娘娘,进殿!”
所有人一愕,为何还有懿贵妃啊?
难道是要当着文武大臣的面,下旨将她殉葬吗?
片刻后,皇后和懿贵妃走了进来。
而且是少有的盛装,只有在祭天等大典时候才穿的衣衫。
皇后和懿贵妃二人,来到龙椅面前跪下。
皇帝指了指前面的盒子,大太监王承贵上前,打开箱子。
拿出里面的御印,并且向众人展示。
御赏!
看完之后,将这个御赏印放回盒子里面,然后小心翼翼放在皇帝的手中。
皇帝竭尽全力,才能捧得住这个盒子。
“皇后,接印!”皇帝道。
皇后钮祜禄氏上前,双手高捧,但立刻发现了皇帝是抬不起来的,所以非常顺巧地把手放在皇帝的手下。
接过了御赏印。
“懿皇贵妃,接印!”皇帝道。
顿时间,群臣惊呆了。
尤其是肃顺等人,不敢置信望着这一幕。
什么意思?
懿贵妃不杀了?不殉葬了?
皇上不是已经拿定了主意了吗?
文武百官也微微一颤。
尤其是站在大殿门口的大太监王德利,只觉得后背一阵阵发凉。
当时软禁懿贵妃的时候,可是他在执行的,而且还亲手拦了懿贵妃。
这……这要命了啊。
大太监王承贵打开盒子,展示御印。
同道堂。
接着,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懿贵妃接过了同道堂的御印。
皇帝用尽最后的力气道:“今后所有诏书、圣旨,都要同时盖御赏和同道堂两个御印,方才生效。”
“载垣、端华、肃顺、奕讠斤,你们可知否?”
这四个人,还有剩下五个顾命大臣出列,叩首道:“奴才遵旨。”
“臣遵旨!”
皇帝道:“诸位臣工,可知否?”
文武百官跪下叩首道:“臣等遵旨。”
皇帝此举,其实是加大了两个太后的权威。
当时在九江阁,皇帝就问苏曳,是以太后为主,还是以辅政大臣为主。
苏曳说是以太后为主,然后皇帝真的听进去了。
最最重要的事情交代完了。
所有人竖起耳朵,等待皇帝最后的训诫。
应该还有最最重要的训诫,是关于苏曳的。
所有人都知道,在皇帝心目中,第一心腹大患就是苏曳。
临死之前,掌握着最后的大义。
这个大义的威力还是很厉害的,先帝遗诏这四个字,往往都有很大的杀伤力。
因为活人最喜欢拿着死人树旗。
皇帝临死之前在政治名义上给苏曳定性,那就属于另外一种盖棺定论了。
日后新皇帝想要推翻不是不可以,就是有些难度。
皇帝望着群臣的目光,知道他们在等着什么。
他想要说好自为之,但终究什么都没有说出口。
直接挥了挥手。
“退朝!”大太监王承贵大声高呼。
然后,几个太监上前,抬着皇帝离开大殿。
咸丰皇帝最后的朝会结束,给群臣留下的是一个省略号,而不是句号,更不是惊叹号,假如这个世界有标点符号的话。
皇帝回到烟波致爽殿寝宫。
这边大殿的群臣,几乎炸开了锅,但是又不大敢问。
为何懿贵妃不死了?
关键是,这个事情肃顺等人完全没有掌握,这就很不妙了。
杜翰来到肃顺身边低声道:“肃中堂,刚才我仔细瞧过了,恭亲王面色惊骇不似作伪,唯独僧格林沁和荣禄二人,表情比较自然,没有表现出惊骇之色。”
肃顺低声道:“真的?”
杜翰道:“真的,下官全程注视。”
顿时,端华和载垣两人立刻朝杜翰望来敬佩的目光。
还是你厉害啊,这个关键时刻,还能注意到这一点。
杜翰道:“另外还有一点,皇上召我们商议如何铲除苏曳,但是最终都没有说什么计划。”
“想要知道其中内情,关键在于僧格林沁和荣禄。”
接下来,群臣没有一个退走。
因为接下来可能就是皇帝的弥留时刻了,说不定皇帝要最后召见什么人,所以就一直等着。
整整等了好久,皇帝都没有下旨召见。
肃顺直接来到奕讠斤身边,低声道:“六爷。”
奕讠斤道:“雨亭,如果你是要问那件事情,那我告诉你,我也什么都不知道。”
肃顺低声道:“僧格林沁和荣禄,可能知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