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奕讠斤心中苦涩,妻子的这个高个儿在前面顶着,这句话真是尤其扎心啊。
很长时间以来,他都觉得自己是高个儿,毕竟当时自己差一点就成为皇帝了。
这么些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了,他……不是高个儿。
但不知道为何,他现在确实莫名其妙有一种安心感。
有些时候被迫做出选择,也是蛮好的。
……
此时,另外一个人跪在苏曳的面前。
军机大臣宝鋆。
这就是在苏曳面前告密之人。
奕讠斤在家里说的话,都是此人说出来的。
甚至,苏曳都不需要他告密。
此人在历史上名声一般般,有一些才华,但贪鄙,浮华。
他直挺挺跪在苏曳面前,不断请罪。
而且是跪在院子里面。
苏曳只是看了他一眼,并没有过多的理会。
毕竟,他现在可是忙碌得很。
……
次日朝会上。
朝廷上已经多了一大堆爵位。
包括陈玉成,都获得了三等子爵,算是这一战中,晋升爵位最高的人。
比第一师王天扬都高。
因为这一战,关键时刻,他的功劳确实大。
他的第九师,也伤亡最重。
崇恩,也被册封二封侯。
不过,却不是因为军功,而完全是因为苏曳。
苏曳是摄政王,晴晴是第一侧福晋,所以作为父亲,崇恩被封为二等侯。
这个封爵,其实让人想入非非的。
摄政王,毕竟不是君,你的岳父也不必封爵的。
但这一次两宫太后,还是找了一个理由,给崇恩封了爵位。
另外,苏曳的父亲,兄长这次的爵位,也都有了晋升。
朝会一开始,崇恩就出面弹劾恭亲王奕讠斤,弹劾他举止轻浮,关键时刻出面和俄国公使谈判,破坏前方军心。
听到这个弹劾,奕讠斤彻底心安下来。
然后,立刻出列跪下道:“奴才有罪,请太后责罚。”
慈禧道:“那就免去你政事堂的职务,进入军机,进入旗务改革衙门办差吧。”
慈安在边上道:“六爷,改革旗务,是接下来国事的重中之重,你可千万不要掉链子,免得让世人笑苏曳没有眼光,举荐错了人。”
奕讠斤道:“改革旗务,义不容辞,奴才一定赴汤蹈火,竭尽全力。”
接下来,陆军大臣荣禄出列。
“回禀太后娘娘,奴才有本。”
叶赫那拉氏道:“说。”
“摄政王在两年前,就已经制定了军事改革之计划,并且分三步走。第一步,裁撤京营八旗,第二步,裁撤地方八旗,第三步,裁撤地方绿营。”
“现在,前面两步都已经完成了,事实证明了摄政王的高瞻远瞩,所以奴才觉得是时候进行第三步军事改革,开始裁撤地方绿营了。”
叶赫那拉氏道:“照准,你们陆军衙门,赶紧拟定一个章程出来,该如何裁,怎么裁,在半个月之内,把这个章程递交给政事堂。”
荣禄道:“奴才遵旨。”
接下来,周祖培出列道:“启禀太后,如今除了西北之外,天下皆已平定,这都是摄政王之大功。当年定下了全面洋务之政策,也是摄政王高瞻远瞩定下之国策,如今是时候成立洋务衙门了。”
“臣奏请沈葆桢、苏全并列为洋务大臣,胡雪岩,白岩为帮办大臣。”
慈安和慈禧道:“照准。”
这两场大战之后,所有的重大国策,几乎都没有任何推进阻力了。
胡雪岩和白岩,都是商人出身,此时一举晋升为三品大员,大概是做梦也不曾想到。
等听到圣旨任命之后,两人不知道会是何等之狂喜啊。
……
苏曳回到王府的时候,宝鋆依旧跪在院子里面。
他再一次从他面前直接经过,也不看摇摇欲坠的宝鋆。
走过之后,又转身回来问道:“对于那些藩属国,你怎么看?”
宝鋆一颤,狂喜道:“高丽国闭关锁国,和洋人的矛盾愈演愈烈,驱逐打压基督徒,正是我国出手之时。”
苏曳道:“如何出手。”
宝鋆道:“行驶宗主权,事实驻军,不但驻守陆军,更要驻守海军,进而逼迫高丽单方面对我国打开国门,未来等我国洋务运动你全面兴盛之后,进而掌控此国之经济命脉。”
苏曳道:“越南呢?”
宝鋆道:“先不管,等到法国人占领越南足够多的地方,越南王岌岌可危之时,再出兵相助,完成驻军,并且进行经济渗透。”
苏曳道:“琉球王国呢?”
苏曳道:“荷兰,法国,美国等国皆和琉球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了那霸港口。而且因为幕府萨摩军的入侵,使得琉球王国表面上依旧进贡我国,其实日本更像是它的宗主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