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倾向是不找,现在已经是73年底了,离恢复高考没有几年了。
到时候她肯定要参加的。
之后她又想到了原身爹娘,老两口肯定愿意闺女再走一步。
在老一辈眼里,女的要是不嫁人,那就是孤零零的,很是可怜。
他们那么疼闺女,必然不愿意她单着不找。
一直没说,估计也是看到了她之前痛苦的样子,不愿意再往她伤口撒盐。
她仍然理解,不说这个保守的年代,就是后世,当爸妈的也都是花式催婚的。
还有一家人特别希望她改嫁,那就是李叔婶一家(原身丈夫的亲叔叔)。
虽然和他们也是实在亲戚,但是关系一般,平时也不怎么走动。
原身丈夫和叔、婶有些龌龊。
林小红翻了翻记忆,撇了下嘴,好极品的一家人。
叔叔喜欢赌,没钱就赌粮食,好像还偷过原身丈夫的钱,婶子是个懒的,爱嚼舌根。
儿子们也都游手好闲,不愿意挣工分,总去镇上晃悠,是出了名的街溜子。
要说这么一家人咋还没饿死,是因为有俩能干的闺女。
一家子的重担都挑在俩弱女子身上。
他家大闺女都二十二了,在这个年代绝对是老闺女了,可还没嫁人。
倒不是挑,是李家不让嫁,怕嫁人了就不顾家了。
还非打即骂的。
真是缺了大德了。
要是让她穿李家大丫,她怕是得疯。
然后和那极品爹娘兄弟同!归!于!尽!
还好,还好。
第9章
◎去了镇上供销社◎
林小红走一会歇一会,一点也不着急赶路。
可爱惜自己了,怕累着。
半路上也遇到了俩三个去镇上的,是从其他小路过来的,应该是附近生产队的。
不过现在大风呼号的,大家也没聊天叙旧的心思,嘴巴都藏的严严实实的,要不然得灌一肚子冷风。
互相点点头,就各走各的了。
林小红也跟不上人家的脚步。
好不容易到了供销社,看太阳怕得有十来点了。
镇上供销社并不大,只有两间,却是青砖瓦房。
里边人不少。
她也赶紧进去了。
屋里咋地也比外头暖和。
掏出一张纸,早上她就要买的东西都列表了。
省得丢三落四。
大冷天出来一次不容易。
要买盆,洗脸盆,家里那个以后就是洗脚、洗衣服用。
还要买个小的,专门给屁屁洗内裤的。
女的就得多注意,要不然得了妇科病就难受了。
她手里有两张二尺布票、半斤油票和半斤糖票。
今天都要消费掉。
油和白糖没啥挑的,因为供销社只有一种。
也挺好的。
像后世,不光油的品牌有几十种,还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瓜子油、玉米油、橄榄油、调和油等等,还有初榨、特等、精炼还有各种令人头秃的编码,就神烦。
至于糖,她在后世吃的是更健康的代糖。
白糖还是要买的,这年头糖水可是用来招待贵客的,平时白糖都要放进罐子锁起来的。
偶尔可以给孩子们吃点糖。
甜蜜可以让孩子们快乐。
还可以用来做调料。
说到调料,还得再买点酱油和醋,这个不需要票。
瓶子、罐子她都用开水煮过了。
如今这年头,不管打豆油还是酱油或者醋,都需要自带器皿。
至于其他的调味料,供销社也没有。
她还想买些八角、花椒之类的,看来得等之后去县城了。
接下来是挑布。
因为家里没棉花,三个小的和她都有棉袄穿。
今年她不准备做新外衣了。
倒是内衣、内裤要做一批。
所以她目标明确,买棉布。
颜色更没啥挑头,土黄色吧,男孩、女孩通用。
对了,还要买皮筋。
绑带虽然挺潮,但是麻烦啊。
将票都花了,还没完,还要买不少零碎。
牙刷三把。
如今的牙刷没有成年、小孩的区别,刷头看着就硬,回头一定要好好教教孩子们刷牙,不能硬来,容易牙龈出血,至于老儿子,过两年再刷吧,他那小嫩牙不禁刷。
家里牙膏也没多少了,买一个存着。
她居然看到了中华牙膏,很有熟悉感。
虽然比其他牙刷贵了几分,她还是利索的买下了。
火柴也要买两盒,家里天天要用的。
她可不愿意去邻居家借火。
这里所说的借火不是借火柴,而是拿着草把或者木柴去人家灶坑里点着火,再往回跑。
不说麻烦,也不安全。
想想大风天,在外头拿着火,要是火星吹到草垛和柴火堆,就很容易引起火灾,多大的安全隐患。
她还想到了百姓家五花八门的保存火种方法,挺有智慧的。
最常见的是吹灰。
就是早上扒灶坑灰,总有带火星的,往上盖点干稻草,再吹吹,很容易就起火了。
原身就经常那么干。
还有在屋里弄个土坑,用来放没烧透的木块,这其实就是土法做木炭。
林小红有些搞不懂,如今火柴两分钱一盒,一盒里一百来根火柴,节省一根火柴能省多少,不到0.02分。
真!不!至!于!
她还看到了两样好东西,就是嘎啦油和雪花膏,用来擦手、抹脸还是很有必要的,要不然一冬天过去手、脸都得皴。
这两样也不要票,嘎啦油不贵,五分钱一盒,那个友谊牌雪花膏价格稍微高点,要四毛五一盒,但是瓶子不小,能用好久。
之后又买了虱子药和半斤不要票的大白兔奶糖和江米条。
林小红觉得差不多了,背篓已经很有重量了。
买了这么多,她才花了十二块多点。
再次感叹钱真值钱。
至于年货,现在买还太早。
其实也没啥好买的,她也没肉票啥的。
林小红稍微整理了下背篓,再次背上,闷着头开始往家赶了。
等回到家,太阳都正中了。
略略休息,将灶坑点上,她就去接孩子们了。
毫不意外,孩子们又在大伯家吃了。
林小红和大伯母她们寒暄几句,将虱子药给了大嫂她们,带着孩子们回家了。
小溪你带着弟弟烧火,我下点疙瘩汤。林小红安排二闺女烧火,孩子们吃了,她还没吃呢,大江,你去给大爷爷家送点苞米面。
等到孩子们应下,林小红又想起来她买的东西,忙喊住大儿子,给仨孩子一人嘴巴里塞一块大白兔。
这个年代真的是真材实料,大白兔奶味十足。
问她如何得知的,自然是半路上已经吃过了。
她从来不是委屈自己的人。
至于买大白兔奶糖,还有一些考虑。
孩子们年纪小,营养不良,奶制品是很好的补品。
但是大冬天的去哪里弄,买奶粉是需要奶粉票的。
这不,大白兔奶糖就成了很不错的替代品。
娘,你也吃。李溪说着就要将糖吐出来,分给她娘一半。
李江也要去揪糖。
李河明显还在做斗争,是给呢还是不给呢?糖好甜啊!
林小红赶紧拦下,你们自己吃,我在路上吃过了。娘要做疙瘩汤,你们要不要再吃点?
最后三个孩子都表示能再吃点。
林小红也不知道她们是在大伯母家没吃饱,还是小孩子爱凑热闹,看着吃的肚子就饿。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