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姑娘脸上一喜,说“俺是刘树根的孙女”
田爷爷一听,一愣,随即想起来什麽,赶紧把小姑娘领进屋。
原来当年这小姑娘的爷爷曾经救过田爷爷,去年刘树根去世了,小姑娘孤苦无依的,临终前,刘老爷子让她来投奔他,希望看在当年的救命之恩,能收留她。
田爷爷和王秀荷没有不应的,他们再穷,还是能养的起一个小姑娘的,当年要是没有她爷爷,田爷爷还有没有命活还两说呢。
小姑娘叫刘波,就这麽在田家住下了。
刘波很能干,什麽活都抢着干,家里地里里里外外的,都是一把好手。
她知道年头不好,要不然也不能过来投奔田家,吃饭的时候尽量少吃。
王秀荷看不下去,劝了好久,这孩子才没那麽拘束。
现在夏天了,收音机里播送着各地産量减少,饿死不少人。
田新微知道最难的时候来了,从年初开始,天气就异常,现在都6月天了,一早一晚的还凉飕飕的。
去年存的那些粮食也没剩多少了,在省着吃也快见底了。
王秀荷和田爷爷最近愁的唉声叹气的,他俩手里的钱不多了。
生活
农民难啊,全靠老天爷赏饭吃,今年天气更不好,地里的秧苗在仔细养着,也是半死不活的。
田家这两年也多了不少人口,粮食在省着也蹭蹭往下掉。
最近田家除了还在给孩子吃奶的李华,和怀着孕的郭春梅,连晚饭都不吃了。
田新微觉得这麽也不是个事啊,老这麽饿着不把身体饿坏了麽。
她爷奶岁数多大了,白天干地里活,晚上在吃不饱,身体哪能受得了。
别人家咋样她可不管,她家可得吃饱,要不她一空间粮食不浪费了吗。
她下午放学回来,去地窖了瞅了一眼,除了挂面还剩点,其他的都快见底了。
从地窖里把挂面拿出来,準备都吃了,明天正好她放假,去县里一趟,顺便看看能不能在卖一些。
进厨房先把火点着,郭春梅要过来帮忙,被她给推出去和大嫂唠嗑了。
肉是不能拿了,鸡蛋就那麽几个她奶也天天看着。
去后园子摘了几个柿子,做个热汤面吧。
屋里李华坐在炕边补衣服,郭春梅也跟着一起。
想起最近自家人瘦的样子,李华想了想说“弟妹,俺想着把手里的钱拿出来,买粮食”
郭春梅一愣,问“还能买到粮食呢?”
见她惊讶的样子,李华噗嗤一笑,说“咱要指望大队发下来的那点粮食哪够吃呢”
说着瞅了一眼外面,小声说“小妹认识的人,去年买了不少呢,咱家才能这麽吃”
郭春梅一听,赶紧说“那俺也拿钱”
为啥她俩这麽实心实意的想把嫁妆钱拿出来,是因为田家对他们也是实心实意的。
就说他们整个村,哪有几家结婚之后自己管钱的。
李华笑了一下“俺想着你也能拿,田家对咱们啥样,咱都知道,今年没去买粮,俺心思着爷奶也没钱了,咱年年都交那点钱,哪能够吃呢”
可不是麽,说白了,他们都是靠着老头老太太养着呢。
郭春梅点点头,问她“当初俺那事,放别人家估计都瞧不起俺,在咱家就没有这事,该咋的就咋的,再说咱俩天天吃饱,让他们饿着,俺着心里也难受”
她家男人是嘴碎了点,但是真疼她,有时候怕她晚上吃不饱,中午的窝窝头他自己不吃都给她留着。
李华想了想了说“俺琢磨着,小妹最近可能要去买粮了,你看她今年天都把挂面拿出来吃了,咱家就属她会疼人”
要说田家真是哪哪都好,从上到下的好,小姑子那麽小,跟个小大人似的操心家里。
还知道疼她们,家里的活从不让他们沾手。
田新微不知道她俩琢磨这事呢,看着天色差不多了,干活的也快回来了,赶紧把面条煮上。
一家人回来的时候脸色都不好,在地里干了一天活,中午又是汤汤水水的,根本就吃不饱。
都饿的眼睛冒星,回来就坐在门口歇着,準备一会回屋睡觉。
田新林这两年也一直跟着干活呢,就这麽苦这麽累,也不愿意上学。
他今天捉了两个蚂蚱,心思一会烤一下,填填肚子,刚想进厨房,就闻见香味儿了,急忙往里跑。
田新微端着面条差点撞上他,气的踢了他一下“你着急忙慌的干啥,差点烫着你”
田新林被小妹踢了也没当回事,嘿嘿一笑,眼巴巴的瞅着她端的盆。
田新微心酸了一下,尽管他爹娘把自己的口粮省下来给她俩,也还是吃不饱,她小哥都瘦成尖下巴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