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新微和三嫂打了声招呼就回屋了,两个孩子在后面叫她都没应。
她可怕了这些小祖宗了,猫憎狗嫌的年纪,特别烦人。
刘波看着小妹落荒而逃的背影,噗嗤一下笑了,这是被家里几个孩子磨怕了,都知道小姑姑身上有好吃的呢。
田新微洗了把脸,躺在炕上歇歇,歇了会起来去做饭。
灾年过去之后,粮食就重新放到地窖里了,她这屋算是这个家里嘴最宽敞的地方了。
现在这个四合院,除了她小哥那屋空着,都满了。
前阵子还听她爷奶商量着,在攒几年钱,在旁边起房子呢,她想着在盖几间也挺好,能更宽敞一些。
中午她準备做点凉面吃,家里人多,赶面条太费劲,就直接用挂面。
拿着挂面进厨房,就见她大侄子蹲在竈台边不知道捅咕啥呢。
听见有人来了,田利伟赶紧低头把嘴巴擦干净,擡头一看是他小姑,沖她傻呵呵一笑,小跑着走了。
田新微看他那个样,嘴角直抽抽,这孩子又烤土豆吃了,那嘴巴子吃却黑,还以为别人没发现呢。
“田利伟,你又给俺造成这样,你是不是想挨揍”屋外传来王秀荷的怒吼声。
这吼声,可是每天都要上演一遍,谁让王秀荷爱干净呢。
刘波看见小妹要做饭,提溜着小板凳进来準备给她烧火。
田新微赶了她两次让她回屋歇着,她也不回去,说在这帮忙烧烧火也不累。
是不累,可是热啊,田新微只能加快速度,也幸好是吃凉面,煮一下面条就好了。
面条煮好过两遍井水就哇凉的,她三嫂不能吃凉的,给她煮了份热汤面吃。
凉面里的芝麻酱已经稀释好了,在切点黄瓜丝和香菜,蒜末拌好就可以了。
往外瞅了一眼,见二哥家大小子在门口玩呢,喊了一声“田利民,去给小姑揪几个黄瓜,在揪点香菜”
田利民应了一声,小跑着去后园子了,这孩子可真是一点没随她二哥那个碎嘴,倒是像她三哥那个闷葫芦了。
中午干活的人回来,也没去堂屋吃饭,一家人坐在阴凉处嗦面。
田爷爷吃完坐在一边抽烟袋锅子,问田根“今天村里来外人了?”
田根把嘴里的面条咽下去,点点“说是啥知青”
田爷爷点点头,嘱咐他们“少和他们接触,咱家离的远,消停过好自己日子就行了”
一家人点点头,田梯一想到那帮知青就皱眉,一看就不是干活的料,也不知道都整来干啥。
李宝柱要是知道他的想法,非得给他一脚,他也不愿意啊,这不是上头的命令吗,整回一帮祖宗来。
这帮知青以前都是城里的,头几天来的时候,还干劲十足,干了几天后,一个个的抱怨连天。
李宝柱可不惯着他们,这麽些年,他连村里那些刺头都收拾得了,更何况这些小年轻了。
知青住的房子,是以前五保户住的,灾年那阵,他们村里的五保户虽然没饿死,但身子也不行了,没两年就去了。
李宝柱找人收拾出来,就给知青住了,两间房,两铺大炕,正好男的一间,女的一间。
这批来的知青人不少,分到上桦村的人数最多,一共是6个女知青,8个男知青。
田新微就是采药的时候看过一眼,都不太像干活的样,不过也能理解,她地里活也不行。
李大夫年龄也不小了,一些平常用的草药都是她自己去山里采。
刚开始的时候,一个人进山还有点犯怵,现在也熟练了,进山就跟自家后园子似的,溜溜达达的,山里的风下一吹,特别凉爽。
她进山倒是没遇到过什麽大型猛兽,可以说她的运气还是不错的。
采了一些八股牛,穿地龙,这些药材都属于东北特有的,不是多稀罕的东西,就是消炎的。
歇了一会往山下走的时候,远远看见有个人在那蹲着,等走进了,才看清是李盼弟,还是那麽瘦,脸上带着泪。
看见她小跑着过来,扑通就跪下了,对着她一阵猛磕头。
田新微哪见过这阵仗,吓得连退了好几步,赶紧说“你干啥啊”
“小凤,小凤,你救救俺,俺奶要给俺卖给郭大力”李盼弟一边磕头一边哭着说。
田新微一听郭大力皱了皱眉,郭大力是她二嫂那个村子的二流子,娶了两个媳妇,都被磋磨没了,这李老太真是不当人啊。
不过这事她也没啥办法啊,再说她奶那个德行,要是知道她帮忙了,还不得讹人啊。
见她半天没说话,李盼弟赶紧说“小凤,俺知道你聪明,你给俺想个出路,俺不想像俺五姐似的,你帮了俺,以后俺做牛做马报答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