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报纸盛行,他们接收信息的来源就转为了报纸。就算不识字,也能听别人说报纸上是怎么写的。而报纸上很多内容都是基于真实的基础上在讨论,比那些不知真假的道听途说好太多。
宁夏办报纸一来是想通过刊登有所偏好的文章与故事潜移默化地改变这个朝代盛行的一些观念,二来办好了报纸就等于将发言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焉知日后不能派上大用场?
何况报纸上不单刊登文章与故事,还会板书一些生活中实用的小妙招与科普小知识。比如如何快速去除衣服上的油渍,又比如哪几种常见的草药混合在一起捣成泥,再加入水中搅拌,用这样混了药泥的水去浇蔬菜瓜果,非但能够使其长得更快,还能有效预防生虫。
这些实用的小知识对有钱人家来说作用不大,他们更喜欢看登在上面的各种新鲜事。可于那些耕种的庄稼汉与普通百姓来说是极为惊喜的,运用报纸上的办法解决问题快,省下的钱够他们家用一段时间了。
因《有狐》那个故事争议很大,寄读后感给书肆的人更是多,报纸渐渐被更多人知道,书肆的名气也越发响亮。之前还有所顾虑,担心这家书肆开不长久的笔者放了心,因而书肆收到的投稿多了起来。
按照宁夏定下的要求,严格筛掉那些无病呻吟、华而不实的文章,凡是能够被选中的都是有实质内容的。书肆收到的话本也不少,那种渣男左拥右抱、幸福美满的文与坏人得不到惩戒、逍遥快活的故事都是被筛掉的。
这是宁夏的意思,也是这家书肆与别的书肆不一样的地方。大多男子喜欢这儿的藏品孤本与实用的书籍,女子则不一定会对这些干巴巴的文字感兴趣,却非常喜欢这家书肆售卖的话本。报纸则是通用的,不论男女,凡识字的往往都会购上一份,看看皇城又有什么新鲜事发生。
皇城这家书肆办了起来,宁夏看了看效果不错,又找人去到别的州县开分店,务必要让报纸完全流行开来。差专人去做这件事,宁夏得了些空闲,就听碧荷提醒她:“公主,大公主邀请您一道去求签,您看是否应下?”
“大皇姐?”宁夏抬眼接过碧荷手中的帖子随意扫了两眼,合上后放到一边的桌上:“大皇姐不是好事将近,这个时候怎么会有空?”
碧荷哪里知道各中内情,并没有接话。而宁夏也不是在问她,就是疑惑而已。
这位大公主比宁夏年长七八岁,乃昭皇贵妃长女,当今太子的亲姐姐。前些年边关战乱,某强悍的蛮族仗着草原作战的优势取得了好几仗的胜利,便趁机休战索要好处,其中一条就是为单于迎娶皇帝亲女为阏氏。
本来黎国奋力一战未尝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偏偏皇帝不想再生枝节,答应了蛮族的要求,准备在公主中选一位嫁到草原。那时几位公主尚且未及笄,也就大公主年纪稍长,于是皇帝不顾昭皇贵妃的哀求派人护送大公主前去草原和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