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摆明了不相信良种,就连取一些让人拿去实验都不愿意。忧心忡忡导致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穿戴整齐出了门,咬牙找到周沿,表示愿意拨出一个州县实验种植这良种。要是效果好,就推广到全国。
周沿看了他一眼,问他不怕皇帝知道了后被问责嘛。
怎么会不怕呢?他执掌农司这些年,一直也没为百姓做过什么事。好不容易有人培育出良种,要是不试试看,他又怎么能甘心。
自己父母就是死于饥荒,他太清楚没东西吃那种滋味了。若是可以,他愿意以头顶上的乌纱或者是自己的一条命换来黎国的子民每个人都能吃饱饭。
周沿看到了他这片赤忱之心,默了一瞬道:“会的,以后会更好的。将来百姓不愁吃不愁穿,盗贼尽消,夜不闭户。”
这是个美好的愿望,只盼有朝一日能够成为现实。
有了农司大臣的相助,几乎没遇到什么阻碍就顺利在黎国一个州县推广了良种实验。从种子分发下去到种到地里,最关心长势的还不是种地的百姓自己,州县的父母官每天都会跑到田边观察。
种子破土发芽了、抽条了,一截一截长得青翠碧绿。不光是苗长得比普通的种子快,就连几月后到了收获的季节,放眼望去田里沉甸甸一片。不需要实际称重,就用肉眼估量都能发现比往常的收成要多。那稻谷颗颗饱满,剥了外壳露出来的白米晶莹剔透,颜色非常漂亮。
州县的父母官赶紧把这消息往上报。农司大臣这几月茶饭不香,就惦记着那方州县的实验良种。要不是没得皇帝的命令不能随意离开皇城,他都想飞奔到那个州县,在试验田边搭个棚子日日宿在里头了。
盘算着也该到收获的时候,怎么还没有消息传回来。他愁得嘴边都起了燎泡,成天就在家里打转,又去问周沿有没有得到消息。周沿莫名地看着他,一摊手表示自己不管农事的。
被噎得说不出话,他就在周沿府里坐着没走,两人捧着茶杯干瞪眼。在他第二十三次叹气时,前门传来声响,周府的下人说有人来找。来人是他府上的管家,一进来就面露喜色,失态地大声囔囔:“成了成了!”
“冒冒失失的成何体统?”农司大臣责骂了自己府上管家两句,就听管家喘着粗气说是良种的事儿成了,他登时蹭的站起身,比管家嗓门还要大:“成啦?真的成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