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所谓的文化冲突
朱简烜对杨遇春的处置,在朱简烜和杨遇春自己心中,都有不同的考量和分析。
而在这两个直接当事人之外,其他人也有各自的想法和揣测。
在普通大明军官和士兵看来,这是皇帝知道杨遇春在前线胡作非为,亲自派人来整顿军纪了。
他们看到的是杨遇春被免职并处罚,同时调离直接指挥作战的实权部门,有类似行为的各级军官也被以类似的方式处罚。
其实那些处罚的军官的同伴,过去几个月看着他们搞俄国女人,欺负俄国男人,本来也都蠢蠢欲动了。
如果朝廷真的不管,总督和军法司也不管的话,他们也不介意去外面放纵一下。
主要是总督杨遇春带头,性质实在太过恶劣了。
下面的军法司都因为杨遇春这个总督带头,在没有皇帝命令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现在看着杨遇春都栽了,所有人都赶紧收束了心态。
由于杨遇春这个总督带头放纵,导致这支部队的军纪出现了滑坡的迹象。
现在这种趋势在萌芽状态就被遏制了。
朱简烜惩治杨遇春,算是表明了对这件事情的态度,随军的军法司算是得到了皇帝的支持。
军法司随即开始按照大明律法和军法,严格管束和处置违纪的其他军官。
同时也开始正式按照同样的制度,管束这里的俄国人。
在投降的大部分俄国贵族和少部分俄国知识分子眼中,朱简烜这次的行为就是要在占领区强制执行大明法律。
大部分俄国贵族都和前沙皇亚历山大一样,觉得这种法律过于不合理了。
不合理到了无法理喻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