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简烜把自己考虑开发的工业区和矿业区,以及把他们和港口连接的铁路画在地图上。
结果就发现,这些线路在中原地区的交汇点,最合适的还是现在的顺天府城附近。
但问题是,自己已经根据后世的经验,准备将北方的中心城市迁离顺天府了。
朱简烜对着地图看了一会儿,发现想要再找一个合适的中心城市,还真的非常不容易。
天津地势太低,永平府也太偏。
顺天府城已经靠近太行山脉,没有办法再往西挪了。
除了这几个地方之外,更合适的地方竟然是正定府,也就是石家庄那一块。
且不说这些地方距离海岸线有多远,关键是这些地方的人口承载能力,也不会明显超过顺天府。
继续往南找,华北平原中部和淮河两岸,都面临黄河的压顶之势,难以安稳下来。
长安承载能力早就不行了,唐代皇帝就经常跑到洛阳去就食了。
再往南就到淮河以南了,已经不算是北方了。
而且都到淮河以南了,那直接用应天府的江北地区当核心就是了,但这种地方已经跟北方没有关系了。
关键是现在也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朱简烜考虑了许久之后,慢慢发现自己陷入思维误区了。
顺天府不是因为它是顺天府或者北京城,才能够成为北方地区的中心城市。
而是因为它本来就是北方最合适的中心节点,所以才理所当然的当上了顺天府和北京城。
顺天府位于华北平原最北端,背枕燕山揽太行,背北朝南正对大平原。
顺着辽东走廊向东北伸手,就能抓到辽东和东北地区,顺着长城向西北伸手,就能抓到蒙古草原及河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