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大朝会后,整个大明王朝的运转重心,全都放到了北伐大业上。
这样一场大规模战争,前期准备工作可不简单,准备粮草、兵器、车马,调配兵力,战前动员……
各部堂衙门,都忙得热火朝天。
朱元璋自也没能闲着。
总领战争纲要,划定战略目标,制定行军线路……
原本朱天子已是世间少有的军略奇才,再加上陆羽知道北伐之事后,就主动将自己记忆中的一些关于残元的事都告诉了朱元璋,特别是北元的王庭应该在捕鱼儿海一带,这让朱元璋对这一仗更是信心十足了。
事实上,历史上的北伐战争,几乎贯穿了整个洪武时代。
朱元璋费尽心力,发动了十多次北伐战争,才将残元彻底打服。
饶是如此,他仍没有平定北漠,终明一朝,北方强敌一直是关外大患,若这次能够一举端掉北元王庭,那就避免了以后一而再、再而三的劳师北伐了。
经过长足准备,洪武十三年的三月,徐达率领三十万明军,在北平誓师,而后,大军兵分三路,出征塞北。
东路以傅友德领军,蓝玉为先锋大将;西路以汤和领军,沐英为先锋大将;徐达领中路军,至此,洪武朝第三次北伐,正式拉开序幕。
北伐大计并非一蹴而就,自徐达出兵之后,朝中每隔几日都能收到最新军报,可军报中所呈,无非大军行军流程,极少有两军对垒碰撞的记录。
即便有战事报告,也多是小规模遭遇战,无非我打他逃。
就在这样繁琐无味的进展中,时间一天天过去。
转眼间,到了五月。
五月的应天府,已有暑热苗头,国子学里没什么大事,陆羽索性整天窝在自家府中带娃,不得不说,有了道衍的帮忙,他近来轻松许多。
道衍也不愧是青史留名的妖孽,其人聪慧异常,只短短几个月功夫,便能初入科学门径。
为了追求所谓的“天道”,道衍一头扎进科学里,自我探索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