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朱元璋所颁布的全新科举章程,顿时引得了满堂官员的震惊。
要知道,从唐朝开始,进士就是国家最顶尖人才的代名词,也是读书人身份的象征,它代表着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荣誉和特权。
而进士考试的内容,自始至终都在四书五经的范畴之内。
这也是儒家全面控制读书人,继而掌握整个国家的舆论和政策走向,乃至国运的无上法宝,绝对不容任何人份一杯羹!
可现在倒好,朱天子竟将进士分成律、户、工、礼、科五种,这不等于是五马分尸了?
以往最为仰重的明经一科,现如今已成了诸多小学科中毫不起眼的一门。
只读一门明经科,只熟读四书五经,压根就考不成科举,还得搭配其他新科目。
而那些不读四书五经,只掌握其他学科的学子,反倒能通过户、工、礼、科等科目,进入仕途。
学个工学、算学,就能考取进士,就能比肩那些苦读圣人经义的读书人了,这像话吗?其他学科凭什么和四书五经相提并论?这不是抬举那些杂科,打压咱儒家经义吗?
朝臣们心中,一万个不乐意。
他们的家族后代,可都只熟读四书五经,压根不懂什么算学、工学,这下子,原本在科举中占尽优势的他们,反倒成了跛腿生员,还得临时恶补其他学科,才能顺利通过科举。
事关自身利益,官员们心中有千般万般理由拒绝,可相互间看了几眼,却无一人敢站出来反对。
前阵子在锦衣卫诏狱里受了那么多罪,今日朱元璋更是携带北伐大胜的威视宣布此事,这时候跳出来,不是找死吗?
那些普通官员是绝没这个胆子的,真要说,也只有六部尚书那级别才有胆子出面。
可抬头一看前面,六部尚书乖乖缩在人群里,连头都不敢抬一下,显然早已被朱元璋的威视所慑服,不敢出面反对。
直到此时,百官才突然怀念起胡惟庸来。
虽说胡相一直因畏畏缩缩被诟病,可真遇到事了,他好歹还会站出来提几句意见,哪像现在,满朝文武,尽受皇帝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