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大明国师 > 第128页

第128页(1 / 1)

('

朱高炽沉默了一阵子,抬头看向众人。

朱高炽的表情严肃起来,沉声问道:“那时候,若是儿孙到了地下,我恐怕无法原谅自己今天的视而不见。”

“殿下稍安勿躁。”夏原吉立刻劝慰道,“臣刚才提过了,这种事,需要慢慢筹划,即便是这是姜师的讲的,我们也是要回去翻史书、查资料,然后召集有识之士,共同论证是否是正确的。”

“这件事,我亲自来做。”

朱高炽点点头,他说道:“我会让内阁的几位学士详细查阅过去所有朝代的历史典籍,看看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在史书上的记载和姜先生说的是否相符。”

朱高煦看着地上的那副简易的文字地图,还是有些费解。

秉持着“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铁憨憨开口说出了他心中的疑惑。

“姜先生,刚才您说的‘农耕-游牧降水分界线’的概念俺知道了,但是原理其实并没有听懂,只是一知半解。”

朱高煦指着地图上陇西-河套-山西-河北这一线说道:“刚才您说,这里有个什么.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俺对您说的没概念,您说的四百毫米,到底是多高?”

姜星火略一思量,明朝的营造尺等于现代的32厘米,四百毫米就是0.4米,也就是一又四分之一尺。

“一又四分之一尺。”

朱高煦用手略微比量了一下,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每年,就下这么多点的水吗?是不是有些太少了,恐怕膝盖都没不过吧?”

“确实不多。”姜星火承认,“但这就是长城一线一年的降水总量。”

姜星火问道:“你仔细想想,除了毛毛春雨,夏天的几场雷阵雨,北方的降雨,是不是主要依靠秋雨?若是这般想来,你觉得一年的水,能累积多高?”

这么一说,朱高煦大略想通了。

朱高煦还是有疑问,他说道:“那光靠这点雨水,就够农业耕地灌溉的吗?”

姜星火笑道:“当然不是,实际上这些雨水,并非是按落到耕田上算,而是整个平原地面为基础,累积的降雨量高度.因此,绝大部分的雨水都会流入河流、湖泊、地下水,换了一种方式储存起来,等到农人们需要使用的时候,才会从这些储水的地方抽取出来。”

“事实上,一又四分之一尺的降水量线,不仅是农耕和游牧的降水量分界线,也是划分‘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界限。”

李景隆若有所思地问道:“那也就是说,长城的修筑位置跟降水线的重合,其实不是巧合,就是为了保护耕地?”

“俺觉得不对。”朱高煦反驳道:“从军事上来说,长城只能建在山上,肯定不能建在平原上,跟你说的应该关系不大。”

听到朱高煦的话语,李景隆一时也有些不确定了起来,毕竟,这也只是他的推测。

但是李景隆的这个推测,在他自己看来,也是有问题的。

就仿佛.先射箭再画靶子。

“是巧合,也不是巧合。”

见两人想不通,姜星火接过话来:“巧合的地方在于,两条线确实基本重合的,不是巧合的地方在于,恰恰是因为有这些山,所以降雨量才会在南北两侧形成差别。”

“什么?”李景隆有些惊讶。

按照姜星火的意思,便是其实是先有了山,才影响了降雨,继而因降水量不同,山的南北两侧形成了农耕-游牧之分。

“你们知道,风水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

隔壁密室。

张宇初张天师猛然睁大了眼睛!

什么?!

姜星火竟然真的提到了“风水”!

这本来只是他无意间听姜星火讲课时,联想到的典籍上的故事。

其实心里并不确定。

可是现在,姜星火却亲口说了出来!

难道?

张天师的黑脸也变得凝重了起来,这次不是装的,是真的凝重。

难道袁珙和道衍,计算的是正确的?

这个名叫姜星火的人,真的是谪仙人?

除了这个理由,怎么解释,姜星火在如此巧合的情况下,说出了这句话?

张宇初的内心变得既忐忑又激动。

忐忑的地方在于,龙虎山一脉修仙一千年,却从未见过真仙。

激动的地方在于,他极有可能,马上就要听到仙人讲道!

仙人亲口叙述,到底什么是真正的“风水学”!

而不是道士们修习的一鳞半爪的“风水术”!

出乎张宇初的预料,姜星火的解释很简短,却很不简单。

“其实风水的意思,通俗地解释,便是季风这个【风】的方向和冷热,直接影响了降水量、洋流等【水】的作用。”

姜星火问道:“你是带兵打过仗的人,还是刚才那个问题,以山区来举例,不过略有不同.你说说,在山区是迎风坡冷还是背风坡冷?”

朱高煦想都没想地说道:“如果吹得的是冷风,那定然是迎风坡冷,宿营都要躲在背风坡的,靠着山来挡风。”

“那中国北方的风一般都是哪吹来的?”

“当然是从漠北。”

刚说完这句话,朱高煦和李景隆便惊讶地对视了一眼。

答案已经被他们说出来了!

按照姜星火教给他们的地理理论,正是因为气温影响了降水,越热的状态降水越多,越冷的状态降水越少。

那么北方的山脉既然阻挡了冷风,就意味着阻挡了寒冷状态的南下,也就意味着南方的气温没有北方低,更加热的天气必然带来更多的降水!

“我明白了!”

朱高煦兴奋说道:“正是因为先有了山,所以南北温度不同,降水量不同,形成了一条无形的降水量分界线,导致了山南适合农耕,山北适合游牧秦始皇才会根据这个情况,再加上山势险峻利于防守,所以修筑了长城!”

“确实不是巧合。”李景隆亦是说道。

“当然了,这只是【风】在历史和地理上一个非常直观的例子而已。”

姜星火笑着说道:“其实【风】的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冷风,继而导致南北地形的气温、降水差异。”

“不止如此吗?”李景隆略微诧异,他还以为只有这一个解释呢。

“当然不止如此。”

姜星火说道:“你们可知道,大明这么庞大的国家,到底有多少种【风】的流向?”

李景隆和朱高煦面面相觑。

而隔壁密室的张天师,此时激动的大腿都掐肿了!

发的晚了,实在抱歉!

第111章 农耕文明的真正成因

朱高煦不晓得张天师此时的大腿有多肿,他挠了挠自己的大胡子,猜测地问道。

“至少四种?”

“说说看。”姜星火鼓励道。

“东南风、西南风、东北风、西北风。”

“我觉得有八种。”李景隆一本正经道,“还得加上东西南北风。”

姜星火莞尔一笑,他继续在自己的文字地图上画了两条线。

\\

\\

西域丨沙漠丨草原丨辽东

陇西丨河套丨山西丨河北

汉中丨关中丨河南丨山东

蜀地丨南阳丨淮西丨淮东

巴地丨荆襄丨江西丨江南\\

云南丨广西丨广东丨福建\\

姜星火开口道。

“你们说的其实并没有错,确实日常生活中有八种风。”

“但是,我这里所指的【风】,不是你们平常感知到的风,而是‘季风’。”

“正是季风的风向,造成了华夏大地上不同的气候和不同的降水量。”

在这里,姜星火没有给他们讲解更为复杂的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只是讲了对华夏大地影响最大的季风。

但即便如此,也足够让隔壁张天师掐紫两条大腿了!

“果真是风水学!”

跟之前的淡定完全不同,现在的张天师目露难以遏制的兴奋。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