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跟魏武帝曹阿瞒只有一字之差,但两人的性情却委实是天差地别。
这位管家从小就是陪着李景隆熬鹰斗狗、流连青楼的狗腿子,正经本事没有,下九流的门道钻研的门清。
“没事、没事,本国公有化肥仙人保佑,晕船什么的,都是小呕!”
李景隆强忍住恶心说完这句话后,又趴在船栏杆上猛烈咳嗽起来,仿佛要将五脏六腑都呕出来似的。
他现在只觉得脑袋昏昏沉沉的,身体软绵绵的提不起半点力气。而且,随着时间流逝,他的视线也变得越来越模糊起来,连同身体也跟着摇晃不已,好似站立都有些困难。
“你们先把国公爷扶回房休息吧,别让他吹风受凉了。”男子挥挥手,对那身边曹国公府的精悍护卫吩咐道。
这些侍卫,都是从第一代曹国公开始就培养的家生子,靖难的时候保护着李景隆从千军万马中数次反向进攻,乃是李景隆亲赴日本的最大人身安全保障。
很快,李景隆就被送到了船舱中。
“我们现在距离日本还有多远?”李景隆用热毛巾擦了擦脸,强忍住胃部传来的阵阵绞痛,询问道。
“回禀国公,还有半天就要到平户港(后世长崎港)了。”曹阿福说道。
“嗯!好吧!”
听完后,李景隆微微点了点头,听到平户港,他就清楚目的地确实不远了。
“姜郎为什么说平户港有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热的地方?”
李景隆躺在颠簸的床上微微皱眉,费解,实在是太令人费解了。
按照他所了解的情报,平户港附近并没有什么大的火山啊。
不过想不通,李景隆索性也就不想了,他趁着自己还有那么一丝清醒,关心起了涉及到他身家性命的重要事情。
“给日本征夷大将军带的礼物,都没问题吧?”李景隆开口问道。
曹国公府的管家曹阿福从袖中掏出了厚厚的一沓礼单,一边递给李景隆,一边说道。
“国公爷,礼单都在这呢,您过目。”
李景隆烦躁的摆了摆手,说道:“现在正恶心呢,不看了,没什么好看的,你安排好就行。”
“好嘞。”
李景隆不放心,又嘱咐了一句道:“记住我之前告诉你的话,我给日本征夷大将军送礼这件事,【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否则很有可能会给我们曹国公府带来灭顶之灾,知道吗?”
“国公爷,小的明白!”
曹阿福的老鼠眼滴溜溜地一转,又将那一沓礼单收回了袖子里。
“那国公爷,使团里塞进来的那些来路不明的谍子?”
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有些使团里的人员,根本就不像是正经的文书或者护卫,反而一个个都特意选的身材矮小不说,打扮也是五花八门,三教九流都有,其中还有操着朝鲜话的。
李景隆有气无力地说道:“你别管,不管咱们的事.他们有自己的任务,就是披个使团的皮。”
曹阿福点了点头,看自家主人昏睡了过去,便悄无声息地脚下抹油,后退离开了舱室。
日本的海岸线,不多时便已遥遥在望了。
吸取经验教训,这次写一段反套路支线剧情,不会冗长,保证叙事顺畅的同时兼具趣味性。
第138章 道衍锅从天上来
平户地区的守护大名松浦氏,对曹国公率领的大明使团表现出了极为友好的态度。
如果不考虑平户港口那些满载而归的海盗船的话。
李景隆的日本之旅,截止到目前都很顺利。
不管是松浦氏还是大内氏,亦或是大友氏、河野氏,这些猬集在日本西部的非室町幕府嫡系的守护大名,都是恭恭敬敬地把大明使团礼送出境。
而松浦氏也早就派遣使者,把大明高规格使团不告而至的消息,快马告知了位于京都的后小松天皇、位于京都室町的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持,以及日本的真正统治者,位于京都万年山相国寺的足利义满。
嗯,现在足利义满一般要求别人称呼他的法号“天山道义”。
相国寺,鹿苑院。
漫山遍野的彼岸花形成了唯美的花海,曼珠沙华映成一片触目惊心的赤红,颇为妖冶动人。
此时已是初秋季节,可这里却仍旧群花争艳、香气袭人。
“阿弥陀佛。”
“主持。”
身着土黄色袈裟、佝偻着身子的足利义满,与一位俊逸非凡的中年僧人并肩而行。
足利义满脚步沉稳,神情淡然。
他停住脚步:“主持,我想问你件事?”
中年僧人也随之停了下来,回头看着他,目光清澈明净。
这位中年僧人正是法号“古剑妙快”的京都相国寺主持,虽然看起来年纪并不算老,但实际上已经五十多岁了,加之去大明的名山大寺游历参禅过,如今已经是日本佛学最精湛者。
在鎌仓幕府时期,从中国传入的禅宗,由于其倡导之精神、追求的情趣以及其简单易行的修行方式,受到了上至幕府将军、下至下层武士的热烈追捧,影响很快波及普通民众。
而日本在室町幕府时期,由于长期的南北朝对峙,导致社会动乱之故,佛教亦由鼎盛而至衰微。
净土宗、日莲宗等宗派,皆在创始人圆寂后,因思维正统之争,而逐渐分裂成许多派别,但仍受到许多农民信众的护持。
这时期最被推崇的是确立“五山文学”地位的梦窗国师与大灯国师。
嗯,梦窗国师便是这位古剑妙快的师父。
梦窗疏石作为日本临济宗高僧一生不求名利,不进权门,精研佛法,大扬禅风,曾被日本天皇敕赐七大国师尊号,称“七朝帝师”,而古剑妙快就是他的得意门生。
“阁下想问的,是明国使团的事情吗?”古剑妙快问道。
已经衰老的不成样子的足利义满咳嗽着点了点头。
这位亲手结束了日本南北朝时代的老人,眼神中充满了不加掩饰的忧虑。
足利义满抿唇思索半晌后方才开口问道:“你曾经游历过明国很多年,在日本,你是最了解明国的人伱觉得明国的使团,突然来访是什么目的呢?松浦氏的信使并没有打探出什么来,明国的使团口风很紧。”
古剑妙快沉思了片刻,说道:“阁下所担心的事情,应该发生了。”
“明国的新皇帝,是一个暴虐嗜杀的藩王,他依靠着武力,弒君夺取了皇位。这种人,就像是元寇那些最初在大汗争夺战里的胜出者一样,内心充满了野望。”
“在明国内部,他已经没有了敌手,所以,他很有可能将目光投向了我们日本,一如元寇那般。”
“我在游历明国的时候,曾经结识了明国的一位名为‘道衍’的高僧,他就是那位藩王的谋士.像我为您扮演的角色一样。这个人同样心肠歹毒狠辣,极有可能是他建议明国的新皇帝,向我们日本扩张。”
道衍人在寺中坐,锅从天上来。
听完了古剑妙快的话,足利义满脸色有些难看。
“难道.难道明国真的想要灭亡我们日本?”
“阁下,这只是我的猜测。”古剑妙慢条斯理地说道,“跟明国相比,我们日本只是一个弹丸之地,而明国无论是疆域还是人口都要远超我们,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国家。”
“但这个国家跟元寇还不太一样,作为汉人驱逐元寇建立的国家,在对待外部的事务上,最为讲究儒家的华夷之辩,一般来讲,在明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无故对周围的‘四夷’用兵,都是在违反天道规则,是违逆天命的不好行为。”
“不过这不妨碍按最坏的情况考虑。”古剑妙快反问道:“阁下认为,假如明国像元寇一样与我们日本开展,他们会向哪儿用兵呢?”
足利义满眯起眼睛,缓缓说道:“当然是西南沿海地区。”
“如果明国向我们腹地用兵,我们该怎么办?”古剑妙快接着问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