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俺知道你们想说,你们的位置很关键,每天就是你们负责记录姜先生的讲课内容,然后递交上去。放心吧,俺不会杀你们。”
两名小吏呆滞了片刻。
合着您还没意识到最关键的问题啊。
我们算个屁啊!
皇帝亲自在偷听好不好?
“这样。”朱高煦自信地说道:“俺也不为难你们,从今以后,你们记录的内容里,给俺多突出一点,等俺出狱了,不管是官爵美人金银宅邸,统统少不了你们,俺给的,肯定是别人给不了的。”
简单直白的萝卜给完了,朱高煦上了大棒。
朱高煦看着两名小吏,警告道:“当然了,若是你们把今日之事透露出去,俺相信,俺不会有什么事,但你们肯定是活不成了,为了自家的身家性命,为了自家的前途,管住嘴,明白了吗?”
两名小吏本来都做好了为了眼下保命,说出秘密的事情,如此一来,大大地松了口气。
不用透露秘密,还可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至于他们能起到的作用基本等于没作用。
这件事,也只能瞒一天是一天了。
否则怎么办?
向纪纲揭发,还是向皇帝揭发?
就像是朱高煦所说的那样,一旦皇帝知道他们给朱高煦泄密了,皇帝会杀了自己的二儿子,还是杀了他俩?
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这两个苦命人现在看着朱高煦和狱卒老王远去的背影,也只能苦苦思索求生之策了。
刚刚对年终赏赐包的期待,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朱高煦这边知晓了被窃听的秘密,为了增加自己争储的砝码,自然也是要好好打造自己“好学生”的人设的,因此,这个秘密朱高煦暂时还不打算告诉姜星火。
但是,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巧合。
一啄一饮,莫非前定。
虽说朱高煦没有透露被窃听的秘密,但姜星火却在同时,也意外察觉了事情的不对劲。
一切事情,似乎都开始偏离了他设想的轨道。
诏狱,值房。
瘦的跟麦秆似的堂妹姜萱,此时正紧紧地攥着一沓“纸”,欲哭无泪。
由于平日里使钱比较到位,加上都晓得能从阎王爷手底下捡一条命混到大赦的姜先生,多少是有些不一般,因此狱卒并没有难为姜萱。
有钱能使鬼推磨嘛,能不能探视这件事,也是如此。
收到探视请求的姜星火,也来到了值房,与堂妹短暂交谈。
“姜萱?你没回敬亭山吗?”
姜星火微微蹙眉,看着眼前的农家少女。
姜萱没说话,眼泪大滴大滴地从眼眶中留下,坠落到了地上,散成无数瓣。
“是婶婶怎么了吗?”
姜星火继续追问。
姜萱还是不说话,姜星火干脆起身,作势欲走。
姜萱方才抓住他的衣角,啜泣地说:“堂、堂哥,我被人.骗了。”
“谁骗你,怎么骗得?”姜星火对于这种事,倒也不太惊讶。
江湖如此险恶,一个没出过远门的农家少女,不被骗好像才不正常吧?
但当姜星火看到了姜萱手上攥着的“大日月国债”时,突然感觉。
——这个世界是不是哪里出现了一点问题?
大日月国债,是个什么东西?
第147章 我这俩学生到底什么身份?
姜萱的被骗过程倒也不算复杂,甚至可以说是大道至简。
最高端的骗局,往往只需要最拙劣的骗术。
便是姜萱之所以此前从几百里外的敬亭山前来,原本是为了给姜星火收尸的.族里没人愿意来嘛,总得落叶归根。
但姜星火又没死成,还给了她在诏狱讲课积攒的银钱。
几颗小金豆子,十几两银子,还有一些散碎铜钱。
这些财物的价值嘛,对于朱高煦这种大明的顶级权贵来说,自然是不多的,九牛一毛都称不上。
而之所以朱高煦就给这点,倒真不是朱高煦对他的姜先生小抠,而是这是在诏狱里啊!
花钱的地方,除了贿赂狱卒采购些生活物品,吃好喝好,最多买点书籍和笔墨,还能有什么高昂花费呢?
而这些财物,本来就足够姜星火在诏狱里生活的舒舒服服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姜星火不是什么节俭的人,临死了对自己节俭什么呢?反正能花钱的地方都花了,可依旧剩下这些。
索性,除了自己留了一点诏狱额外的生活所需,其他都给了姜萱。
但朱高煦概念里的“不多”,放到普通百姓身上,那就是一笔想都不敢想的巨款了!
须知道,这时候还不是明朝中后期,美洲和日本的金银还没有大量流入,因此银价还是相当坚挺的,这一小袋财物,普通农民扣除各种开销,一辈子都攒不出来。
而结果就是,缺乏匹配认知的人,确实守不住财。
姜萱拿到这些钱的第一反应,倒不是大手大脚的挥霍。
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农家女,能想到的最大程度的挥霍,也不过是买上几十文钱的胭脂水粉,再买些布匹给娘和自己做两套新衣服罢了。
随后,这么多的钱,姜萱便想安安全全地带回家里,交给娘处置。
但问题就出在,姜萱是寄宿在宣城姜氏的一个远方叔爷家里的。
这位叔爷在鸿胪寺当差,也不是什么官,微末小吏罢了,但对于宣城地方的小家族来说,俨然已经是了不得的人物了。
叔爷见打扮寒酸的姜萱买了顶新的布匹和水粉回家,素来奸猾的性子马上就觑出了门道。
旁敲侧击之下,哪怕姜萱嘴严,支支吾吾试图保守秘密,但还是被叔爷看出来,这是发财了。
再联想一下姜萱来此的目的,便晓得,这大约是死人财。
如此一来,叔爷自然动心。
至于什么辈分名声的,跟钱比起来算个屁?
而且,这般混迹了朝廷中枢多年的小吏,不留把柄地骗钱,办法没有一百个也有八十个。
叔爷只是在“不经意间”提了几句新发行的大明国债的保值率,又炫耀了一下自己有门路拿到,姜萱出门的时候,自然知道引起了全城震动的大明国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一百文,五年之后,变一百四十文!
朝廷担保,童叟无欺!
姜萱也打听到了,现在只有官员能认购,官员拿到手,也确实有急缺钱的人会私下转让。
这东西,涉及到了化肥工坊的分成,分成是按官员名册的,光有国债没用。
但这第一批国债,现在溢价也确实高,在黑市里炒的飞起。
譬如,第一批大明国债不是五年才能拿到一百四十文吗?
现在在黑市里,卖出去直接拿一百二十文!
而且对于官员来说,不影响化肥工坊的分成,只要强制认购了国债,就按人头分,你手里的国债卖不卖随你,跟朝廷有个屁关系,朝廷都节省一个月京官俸禄了。
而叔奶奶又在“不经意间”说闲话的时候讲起了现在世道不太平,谁家谁家的姑娘出远门被劫财劫色什么的,听得姜萱心惊胆战。
姜萱倒是不担心劫色,毕竟她也没什么色
走官道和正经的车马行,宣城敬亭山也不是什么穷山恶水,在大明统治中枢的辐射范围内,安全问题还是有保障的。
姜萱担心的,自然是手里这么多财物,要是让人看见了,不是歹人也会升起歹心。
求安稳的姜萱自然倾向于保守理财,于是在几番思量下,跟叔爷询问起了大明国债的事情。
一开始,只是问问有没有渠道,靠不靠谱。
结果早有准备的叔爷,直接摆出了一副不屑的态度,说这些都是十贯起售的,言下之意,就是压根不相信姜萱有这些钱。
姜萱本激,本想直接说出是姜星火给的,但她还算机敏,只说婶婶给的路上花销还剩点,想买一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