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高炽接过奏折匆匆浏览一番,便有些哭笑不得:“十七叔想要封到苏州或者杭州?这怎么可能。”
“哼,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罢了,朕跟他说的中分天下想来他是不敢提的,便拿苏杭这种朕不可能封给他的地方做文章,想着朕拒绝他,总得给他个差不多的膏腴之地当封国。”朱棣不咸不淡地说道。
“父皇想把十七叔封到哪?”朱高炽小心问道。
“让他去南昌,那地方人杰地灵,留着养老不差了。”
朱棣用指节敲了敲龙案,说道。
等迁都和改封宁王这两件事敲定,朱棣方才把话题转回了今天的正题。
“税卒卫的事情,你看了。”
朱高炽小心道:“儿臣看了。”
“你觉得怎么样?”朱棣微微眯起了眼睛,看着自己的大儿子。
朱高炽反而直接挑明:“父皇指的是税卒卫这件事本身,还是您说让二弟来负责此事?”
朱棣有一丝惊讶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好大儿。
“都说说。”
“儿臣觉得姜先生提的税卒卫这件事是极好的,不仅能提高大明的收税效率,而且还能让朝廷的政令传导到之前无法触达的地方。”
“至于二弟来负责。”朱高炽坦荡说道:“儿臣觉得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二弟出狱后,总得有事情做,而管教训练那些骄横惯了的老卒,二弟也是极为合适的。”
朱棣沉默了几息,同样坦荡地问道:“伱真是这么想的?”
朱高炽点了点头,脸上的肉颤了颤。
朱棣继续问道:“姜星火还有两个多月就出狱了,他在狱中办了个扫盲班,想试试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能不能让不识字的囚徒认识五百个常用字,再加上加减乘除的算数,你觉得能成吗?”
“按照常识来看,儿臣觉得成不了。”
朱高炽的回答,并没有让朱棣觉得意外。
朱棣微微颔首,说道:“蹇尚书和茹尚书也是这么说的但是朕不信,倒不是不信他们的判断。”
“而是朕觉得,姜星火一定能够打破这个常识!”
朱高炽略微惊讶地看了一眼父皇。
没想到。
在父皇的心里,姜星火竟然这么得到信重。
明明是一件世人都觉得不可能的事情,父皇却依旧相信姜星火能够做到。
“父皇。”
始终没怎么说话的三皇子朱高燧忽然出声道:“听说诏狱里的扫盲,今晚就开始了,父皇要不要派人去看看?”
“倒是可以。”
朱棣蹙眉道:“那派谁去合适呢?中午的时候,已经动劳了一次夏原吉、蹇义、茹瑺三位尚书了,再让他们去,恐怕不太好,毕竟他们这时候手头也肯定积压了不少公务。”
“派其他人去的话,又怕他们弄不明白.”
朱高炽此时说道:“不如派解缙解学士去吧,若是姜先生的扫盲有什么独特之处,想来才名早已传扬天下的解学士,也一定能看出门道来。而且,姜先生也并没有见过解学士,也就不存在让姜先生看出什么的问题,只需要叮嘱好解学士不要暴露身份就好了。”
“解缙嘛,这倒也是个不错的人选。”朱棣颔首道。
此时,三皇子朱高燧又提醒道。
“父皇,三保太监也回来了。”
“喔?朕差点忘了。”
朱棣一拍桌子,自得地说道:“解缙那狂浪的性子,须得有个稳妥的人看着,就这样吧,派解缙和郑和(两个月前已改名)一起去,如此一来,定是不会出岔子的。”
“老三,你去传旨吧。”
朱高燧躬身领命。
“是,父皇!”
——————
诏狱。
点点星光之下,狱中连虫鸣都无,显得格外阴森寂静。
在一处腾出来的值房里,一群囚徒聚在了一起。
这些囚徒,无不眼馋地看着摆在桌子上的一筐馍馍。
“这馍馍,瞅着可真好吃哩。”
“可不是嘛,还冒着热气呢,吃一口不知道多得劲儿。”
有人吞咽唾沫,忍不住伸手去摸。
就在这时,突然从牢门后传出一个冰冷低沉的声音:“你敢!”
那双大手僵硬在半空,随即悻悻地缩回。
“这位爷,您也饿了吧,喏要不您先吃。”说话那人嬉笑地看着守在门口的两个狱卒。
面黑无须的狱卒什么都没说,只是手放在了刀柄上。
值房内的几人,顿时噤若寒蝉。
“想吃吗?”
面对面黑无须狱卒的问话,被召集来的囚徒纷纷点头。
“想吃就都给我记着,学的好,有馍馍吃,学不好,滚。”
狱卒说完,便抱着刀再也不说话了,徒留这些囚徒在值房里大眼瞪小眼。
而面黑无须的狱卒旁边,则是一个白净的狱卒。
这两人,自然一个是郑和,一个是解缙。
此时都扮成了狱卒,在值房里正大光明地旁听。
囚徒们议论纷纷。
“学学啥?”
“听说是学认字、算数。”
“让我们学认字?没开玩笑吧?!”
“嘘,别说话。给不给馍馍,等会就见分晓喽。”
“你说,我能学会吗?”一个长相憨厚老实的囚犯问身旁一个高瘦男人。
“谁知道。”高瘦男人摇摇头,口齿不清地说道。
言谈间,他的嘴里还渗出血丝来。
郑和用刀鞘敲了敲值房的们。
片刻后,所有人都安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屏息等待着。
很快,他们要等的人来了。
一路沉思的姜星火,拎着一个用线订好的本子,和几块炭,以及木板子,走了进来。
白天的课程,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那里,其实算是一个首尾呼应。
后面还有东西,但姜星火并不打算继续讲了。
古典政治经济学这种东西,如果想展开来讲,那就真没完了。
工资理论、利润理论、地租理论、再生产与赋税、国际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等等。
而古典政治经济学,只是经济学垫在下面的坚实地砖而已。
虽然这块地砖也被大胡子马老师用来垫脚
至于本来打算用来举例传统农业国税收体系,向近代工业国税收体系转变下的“我大清”,这个讲税收变革和央地离心最好的案例,姜星火怕大明的人缺乏代入感,也给删掉了。
进了值房,姜星火把白天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到了脑后。
看着眼前各式各样的囚徒,姜星火笑了笑说道。
“都饿了吧,先吃馍馍。”
解缙和郑和对视一眼,闪过了一丝不可置信。
最大的奖励上来就发了,这群囚徒学生怎么可能还有动力?
你管这叫扫盲?你是在被文盲薅羊毛吧?
而姜星火一边看着这些囚徒们争先恐后地抢过雪白的馍馍,狼吞虎咽着;一边放下了手里带来的木板子、炭笔、线装书。
姜星火什么都没说,只是看着这些人。
他的眼神中,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悲哀。
第166章 扫盲班艰难开课
这些报名前来的囚徒们,从来都没吃饱过吧。
因为,在监牢里,他们连吃“饭”的机会都很少。
姜星火自己也是这么经历过的,他很清楚,官监的一天两顿稀粥,跟民监比起来,恐怕都是很不错的待遇了。
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去问囚徒们,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那么答案往往让人动容。
他们就想要一顿饱饭而已!
但是,这种事情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如果诏狱这样做了,等待狱卒们的将是更大的工作量,更多的麻烦,甚至还会极大地增加他们受伤或死亡的概率。
所以,对于这些普通的囚徒来说,能够吃上一口馍馍,就已经很奢侈,也非常满足了。
姜星火看着眼前的囚徒。
有男没女,有老有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