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星火微微颔首说道:“如此看来,大明的朝贡体系,基本把周围这一圈都囊括在内了。”
“自是如此。”
“不过我觉得这个朝贡体系,倒是有改进的地方。”
听了姜星火这话,两人也没有大惊小怪,往大了说,姜星火指点江山说的这些东西杀头一百次都不过分,多这一次不多,少这一次不少。
往小了说,朝贡体系这东西谁都知道不太实用,就是充面子用的。
“姜先生觉得应该如何改进?”朱高煦新奇问道。
“三环外交。”
姜星火干脆说道。
当然了,此三环外交非彼三环外交,邱胖子那是大英帝国落日余晖,撑不住日不落帝国的架子,才会选择战略收缩。
而姜星火提出的改进意见,则是基于大明的现实需要,相当于划分亲疏。
嗯,形象的说,就是标定不同等级的势力范围。
其实这种现实需要,仅仅听对方说了一遍十五个不征之国的朝贡情况,就能划分出来了。
“第一环,也就是核心环,自然是离大明最近的安南(今越南北部)、李氏朝鲜、日本、大小琉球。”
“这些国家也是受华夏文化影响最大的,出于现实国家利益的考虑,大明应该全部进行占领或深度控制。”
朱高煦对打仗这件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眼下靖难之役结束,国内显然没有仗可以打了,而想要打仗,就只能看向外面。
除了打蒙古,自然就是打周边的这些国家。
但《皇明祖训》里偏偏说了,“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朱元璋话摆在这了,除非是有金山银山那种利益,否则也是不太好出兵征伐的。
所以,朱高煦其实很期待姜先生能说出点让他父皇听了,就能接着有仗打的事情。
“譬如朝鲜,在元朝的时候就是征东行省,大明只要想打,就按朝鲜那种一触即溃的战斗力,定是能打下来的,而且只要重用本地人,统治起来也不难。”
“日本.之前已经说了。”
“琉球,人家国王王子怕是都巴不得合并进入大明,来南京享福。”
闻言,朱高煦点点头,这倒是真的,这些国家的王子们赖在南京太学就说什么都不肯回去了,大明可比琉球群岛繁华富庶多了,对他们来说就跟天堂没什么区别。
“安南的话,北部红河三角洲还不错,其他的地方文化差异太大,恐怕难以统治,最好的办法是迫其割地,失去了红河三角洲这块膏腴之地,安南自然不可能对大明造成威胁。”
姜星火略微停顿,继续说道。
“第二环,则是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渤泥国(汶莱)、湓亨国(今马来半岛),再加上吕宋,这些地方,是大明需要对其有较强影响力,因为他们就像是口袋一样,保护着大明的万里石塘海域,以及通往西方的航线。”
“这些国家,必须有大明的驻军和天使馆,需要为大明提供船舶维修、水果蔬菜粮食补给,以及必要的其他补充。”
“根据我们这节课所说的海权论,这第二环,便是大明舰队的后花园,是断然不能容他人染指的。”
郑和与朱高煦听了连连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第三环,则是苏门答剌(今苏门答腊岛八昔)、西洋国(今科罗曼德尔海岸)、爪洼国(今爪哇岛)、湓亨国(今马来半岛)、白花国(今苏门答腊岛西北部)、三弗齐国(今苏门答腊岛巨港),再加上锡兰国,这些则是大明本土影响力的极限范围,也是拱卫大明海权的海上边界。”
“同样,这些国家即便没有大明天使馆,也需要有大明领事馆,亦或是某个天使或领事,兼任附近几个国家的外交事务,大明应该对其有基本的军事威慑。”
“伱们可以试想一下,若是朝贡体系改成这样层次分明,能够清晰地划分出大明核心利益、主要利益、边缘利益的三环,是否就清晰多了?而同样,三环也远非极限,在这以后,如果大明能够走出传统世界的局限,那么必然会发现,外面还有更大的世界在等待着大明的开拓与掠夺。”
“到时候,说不定就是四环、五环了。”
听闻姜星火此言,两人不由地有些悠然神往。
万里海疆之外,还有多么广袤的世界在等待着大明探索?
如此想来,局限于华夏传统的一隅之地勾心斗角,反倒有些小家子气了起来。
姜星火见两人神情,自然晓得对海外世界好奇的种子,已然在两人心头种下。
“好了,以上这些就是《国运论》第三卷,关于陆权论、海权论、地缘政治和外交关系的全部内容。”
姜星火拍了拍手。
“下课。”
第187章 师徒摊牌
有些昏暗的值房内,一灯如豆。
虽然视线不佳,但扫盲班的囚徒们学习热情依旧很难磨灭。
当他们从心底里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会因为姜先生的传授而改变时,便有了极大的主动性。
最起码学会了认字算数,出狱后再不济也能去做个帐房伙计,生活便不再那么辛苦了。
“今天就到这里吧。”
姜星火合上本子,温声说道。
听见他的话语,众人齐刷刷松了口气,放下手中的碳条,也不顾黑黢黢的手,或是揉按眉心、或者轻抚额头,都有种虚脱之感。
显然这群囚徒,已经在知识的海洋里快要溺水身亡了。
看着这些神情疲倦却透着坚毅之色的老少囚徒们,姜星火微笑颔首:“明天还要继续努力!好了,你们可以回去休息了。”
“咳咳咳”
小五的咳嗽还是没好,他捂着嘴巴,护着变脸儿往外走,变脸儿怯生生地看着坐在最后一排的两个壮汉,尤其是其中左边的红脸长髯的汉子。
嗯,郑和身高七尺多,一看就孔武有力,便已是寻常人眼中不好招惹的存在了,至于朱高煦.身高九尺,二百多斤,年画上的秦琼尉迟恭长啥样,这小子就长啥样。
是真的“臂上能走马,拳上能站人”那般的魔鬼筋肉人,拳头怕是都比变脸儿的小脑袋要大半圈。
“砰!”
邓老秤砣一瘸一拐地挪动着,顺手敲了个变脸儿一个暴栗。
“休看,恁是你好惹得?”
张灵自是油滑的,明白这些两个旁听的壮汉都不是等闲之辈,便收拾东西也不做声,与一言不发的木楞一同离去。
更外面的狱卒们也松了口气,带着他们回到各自监区。
郑和坐在板凳上,目光呆滞,表情木然,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自己手里的本子,那模样就像是被人点了穴道似得。
“喂,发什么愣呢?姜先生说下课了。”
他旁边的朱高煦看了他一眼,语气严厉。
俨然纪律委员的样子。
嗯,就是那种上课也不听课,专门看哪个同学不好好听课的纪律委员。
所以其实很有理由怀疑,扫盲班这群人学的这么认真,跟朱高煦这个常人眼中的活门神在后面督学,很有关系。
郑和恍若未闻,依旧直勾勾地盯着本子上写满的字,仿佛只要没从这种状态脱离,他就能这样坐一整夜似的。
姜星火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发傻了,赶紧回去睡觉吧!”
“噢……”
郑和终于反应过来,抬头望向身侧的姜星火。
他明显有些神思不定,眼眸里的血丝藏也藏不住。
郑和喉头动了动,似是想要说什么,最终却咽了回去。
嗯,郑和阉割时的岁数不算大只有十岁,所以他的喉结几乎不可见,也正是这个缘故,锦衣卫负责化妆的小旗才特意给他粘了长髯用来遮挡喉部。
其实郑和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埋藏了很久的心愿,没有敢向任何人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