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大明国师 > 第315页

第315页(1 / 1)

('

而想到这里,朱高炽的心头,也涌起了一股不一样的情绪。

朱高炽,从未有过如此迫切的念想,想要把姜星火这位五百年恐怕都难得一遇的无双国士收为己用。

原因无他,姜星火的能力,对于大明帝国的决策者们,实在是太过强悍逆天了。

宏大的历史视角,仿佛能看穿未来一般的眼界,种种令人叹服的治国神策

越听姜先生的课,朱高炽只觉得受益越多,而且越发感到,自己过去引以为傲的治国才能,在姜先生的通天智慧下,究竟是多么地渺小。

“姜先生仅仅随口一句话,就能解决不知道多少历代治国名臣都无力解决的吏治问题。”

朱高炽望向扩音墙壁的目光,剎那间变得敬佩无比。

而在这倒数第二节课里,显然,很多关键人物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

朱高炽不必再提,闭关跟随姜星火学习数月的朱高煦则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朱棣则定下了拜姜星火为国师,借用其通天智慧来增强大明国力的决定。

郑和呢,却是一边怀念珍惜这段所剩无几的诏狱安逸时光,一边对自己未来的建功立业充满了信心,另一边则对给予他这些明路的姜星火充满了感激之情。

嗯,若是姜星火知道了,恐怕也不会要求郑和给予他什么回报。

当个旅行青蛙就好了。

时不时寄回来点海外土特产,写写下西洋见闻,多好。

——————

“发挥畅所欲言,克服党同伐异,参与国家大事,回避锦衣缇骑。”

姜星火的眉宇间,带上了一丝笑意。

“燕校尉果然不凡!”

朱棣的脸上,自然没有任何神色波动。

姜星火夸朕,朕就该高兴?想得美!

姜星火回到了正题:“接下来,就是这节课的最后一小部分内容,也是八字秘诀的后四个字的解释学会了这些,你们也就学会了如何在这个时代,最大程度上避免踏进‘黄宗羲定律’和‘血酬定律’所交织产生的,封建国家管理中因为基层吏治所产生的大坑。”

“这后四个字便是刚才所说的。”

“——用停成御。”

第227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姜星火没有任何藏私的意思,便打算将八字秘诀的最后四个字,给他们拆解出来。

其实,这都是公共管理学中非常经典且实用,在后世广为流传应用的战略管理规划技巧。

但这种后世人们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积累了数百年才逐渐摸索出来的管理学技巧,对于刚刚迈入十五世纪第二个年头的大明,无疑是降维打击一般的存在。

毕竟,在大明这个传统封建国家的公共管理过程中,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目标导向分析可言,所有官僚部门都是在年复一年地执行着从历史中演化过来的职责。

管理混乱,目标模糊,导致的结果就是得过且过!

对于这一点,朱棣也早就觉得极不满意。

只是朱棣苦于官僚机构强大的历史惯性,一时半会儿根本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反而怕越弄越乱,越改行政效率越低。

眼下,姜星火则是不仅给他递了“考成法”这把刀,还手把手地教他“优劣危机,用停成御”的刀谱!

简直就是生怕他拿了刀不会以最刁钻、最致命的角度向官僚系统劈下去!

贴心极了。

姜星火缓缓道:“之前的‘优劣危机’分析方法,是一种态势分析法,也就是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危险等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大明某个部门或职位所需设定理想的考成目标的方法。”

“而‘用停成御’,则是基于‘优劣危机’分析结果,进一步地精细化符合大明某个部门或职位现实情况的目标.也就是说,先有‘优劣危机’的分析结果,才有‘用停成御’的进阶分析。”

“用,便是如何根据现有的优势,在不会妨碍大明其他行政部门的考成目标的情况下,善用自身的优势。”

“我只举一个例子,免得啰嗦。”姜星火指着地上的四字格说道:“之前根据‘优劣危机’分析法,分析出大明台谏系统的内部优势是——发挥畅所欲言。”

三人纷纷点头。

“而‘用停成御’的用,便是说,如何善用‘发挥畅所欲言’的优势?既然是善用,那一定不能只偏向于弹劾官员吧?台谏系统能不能对其他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呢?如果可以,都有哪些可以善用这个优势的问题?各自大约占什么比例?”

姜星火此言一出,顿时让几人开始了新一轮思考。

很显然,这是对官吏考成目标更进一步的细化分析。

——————

这是姜星火给他们布置的思考题,而这边的密室里,同样也陷入了思考。

“台谏系统,如何善用发挥畅所欲言的优势?”

这个听起来平平无奇的问题,却让朱高炽一时有些坐不住了。

问题很简单,可回答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朱高炽暗自思忖,台谏系统可以善用优势对哪些问题给予关注?

思考了半晌,朱高炽方才略有所得。

而仅仅是顺着姜星火的思路略有所得,便已经让朱高炽觉得眼界大开了,之前从未想过的问题,变得通透了起来。

就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听姜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矣!”

心服口服地感叹了一句后,朱高炽这才吁了一口气,在椅子上安心地坐了下来。

“大皇子殿下对自己太苛责了。”看到朱高炽尽心竭力的样子,道衍忽然对他说道。

朱高炽一怔,诚恳地扭头言道:“父皇将重任赋予我,我又如何敢对自己稍加放松呢?父皇曾经告诉过我,欲做大事先成己身,我没有父皇那般戡平战乱的能力所学所会的,不过是郭布政使和您教给我处理政务的办法,而台谏本就是这其中的一部分。”

“可姜先生乍一问,我却发现,自己平时思考的太少,这个问题根本就是想都没想过一念至此,便觉得如果这点事情都做不好,我不仅对不起父皇,也对不起您和远在北京的郭、郭尚书。”

听朱高炽提到如今仍然远在北京主持筹建北京城事宜的北京行部尚书(永乐时期特殊官职)郭资,道衍不觉间也有些怀念。

靖难时期,郭资与顾成,一文一武,都是协助朱高炽和道衍镇守北平,统筹燕军文武事宜的关键人物。

如今道衍南下,前些天倒是见了前来述职的老将军顾成一面,而郭资却是小半年都没见了。

当然话说回来,朱高炽这种心态,道衍也能理解。

毕竟朱棣这种当爹的,你要说他冷漠无情不心疼儿子也完全是胡扯,但对于自己的三个儿子,朱棣也确实是秉持着“好用就往死里用”的原则,前面吊个储君之位的胡萝卜就让大儿子给他拼命处理政务,二儿子给他拼命冲锋陷阵。

对于朱高炽来说,当朱棣需要他的时候,朱棣便会将他视作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但是这种情况又会让朱高炽担心自己做错了什么,导致父皇不满意,故而有些患得患失。

说白了,被朱棣这个当爹的PUA太久,导致朱高炽自己都有点敏感不自信了。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大皇子殿下不必妄自菲薄。”道衍道,“其实您的性格,比任何人都适合处理政务。”

安慰了朱高炽后,道衍回到正题问道。

“那大皇子觉得按照姜圣这套考成法,以及八字秘诀,应该让台谏系统善用畅所欲言的优势来关注哪些问题呢?”

对于这个思考题,朱高炽刚才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朱高炽从容言道:“审录囚犯、考察各级官吏、体察各地民情、审讯有问题的官吏和平民、倾听民怨、审查衙门卷宗、荐举或罢黜地方官员我认为这都是台谏系统可以善用优势来关注的问题。”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