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大明国师 > 第388页

第388页(1 / 1)

('

所以,朱棣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为什么姜星火会反对由成国公朱能带兵征安南。

“姜先生为何这么说?俺觉得成国公挺合适的啊?”朱高煦也在旁边问道。

但接下来,姜星火就给了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一个足以解惑的理由。

“在我之前看到的未来里,成国公朱能领军南征,还没有到安南,就因为水土不服,在广西龙州病逝了。”

姜星火补充道:“而大明征伐安南的过程,非常顺利,胡季牦篡国,如同王莽建新朝一样,弄了一堆乱七八糟的改革,雄心勃勃但却激起了民怨,大明天兵一到,安南守军望风而逃.所以,征安南的大军是否是由成国公这样的名将统帅,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只要是陛下信得过的将领,都能完成这个任务。”

显然,虽然对姜星火开天眼的能力有相当的信任,但朱棣在这种重大抉择上,肯定不可能完全靠姜星火的一面之词来做决定。

见朱棣还有些将信将疑,姜星火干脆说道。

“姜某个人猜测,水土不服,恐怕只是外因,如果说内因,那么成国公连年征战,身体和精神,恐怕都已经极度疲惫了.如今从北方到南方居住,也应该是有些不适应的,只是都被遮掩了起来,没人看得出来,陛下不妨亲自探望一番,若是确实有些端倪,换个将军就是了,大明还缺能领兵的将才吗?”

说到这里,朱棣却不由地想起来,今天晚上,本该是大宴勋臣,但成国公朱能,确实跟他请了病假,理由是偶感风寒。

这不由地让朱棣担心了起来。

朱能是他最看重的壮年将领,毕竟丘福已经是廉颇老矣了,虽然还有能力继续上战场,但如果不是没得选,朱棣不会再折腾丘福了。

事实上,在姜星火前世的历史里,如果不是朱能征安南途中病逝,那么在永乐七年第一次北征漠北的领军之人,绝不会是已经六十七岁的老将丘福,而如果不是丘福昏了头导致全军覆没,朱棣也不至于无帅可用,御驾亲征漠北。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连锁反应的关系。

比朱棣年纪还小的多的朱能不死,朱棣很多时候,都不用亲征。

不过姜星火确实有一句话扎心了。

大明还缺能领兵的将才吗?

大明不缺将才,缺帅才,或者严格一点说,缺朱棣信得过的帅才。

李景隆、徐辉祖、平安、盛庸,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帅才,但问题是,朱棣信不过啊!

后三者,现在都被朱棣扔到北边,整顿边防呢,而他们手下管理的中层将领都出身燕军,兵源则是来自几大塞王的护卫兵和边军卫所兵,朱棣显然是留一手的。

老将镇远侯顾成也是帅才,现在负责准备对女真的作战事务。

所以朱棣身边能选择的,只剩下了次一等的侯爵们。

但这些侯爵指挥几万军队可以,指挥二十万明军主力,这种大兵团作战,还是缺乏经验。

朱棣可不敢拿二十万明军主力给他们练手。

但朱棣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不对啊,朕直接问国师不就好了?”

朱棣直接向姜星火问道。

“在国师看到的未来里,明军是谁指挥的?”

“张辅。”姜星火给出了他的答案。

今年二十八岁的信安伯张辅吗?

听到这个答案,朱棣深深地蹙起了眉头。

“容朕再想想吧。”

本来万无一失的选帅人选,现在遇到了“一失”,朱棣也无法贸然做决定,所以暂时搁置了下来,打算亲自看看成国公朱能的身体状况,再做决定。

如今刚刚坐稳龙椅,朱棣自己肯定是不会轻动的,只能让手下信得过的将领带兵去征安南。

在朱棣的心里,未来要打的几场仗,主帅人选都已经定下来了。

最终的削藩之战,肯定是让徐辉祖、平安、盛庸先去办。

而军事难度较低、政治难度较高的逐步抹杀女真三部的计划,也就是先对付斡朵里部,后威慑朝鲜,再对付胡里改部、托温部,则交由了老将镇远侯顾成去执行。

率领备倭军跨海远征日本,朱棣则打算给曹国公李景隆一个机会。

至于后面更遥远的征漠北,则是由朱能或者到时候统治稳定了,他自己亲自领军。

先暂时搁置了这个问题,朱棣继续问道。

“那国师的舆战三策,除了疲敌,其余两策是什么?”

听到这里,姚广孝和朱高煦也好奇地看向姜星火,期待着他的回答。

“第二个方面,则是惑敌。”

姜星火缓缓道:“所谓惑敌,顾名思义,便是迷惑敌人,让敌人产生轻视之心。”

“这跟兵法的原理倒是差不多。”朱棣微微颔首道。

“舆论战,确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战争,战争里该有的东西,舆论战也有。”

姚广孝问道:“那么该如何惑敌呢?”

“编造能吸引敌人注意,让敌人感兴趣的故事,这些故事看似有利于敌人,能迷惑敌人,但故事中要留下反转的地方,以便后续用同样的故事,打击敌人。”

这其实就是情报心理学的一部分内容,姜星火详细讲解道。

“譬如,既然敌人以王安石变法时候的‘郑侠求雨’来作为攻击变法的手段,来证明天人感应的正确性,那么我们不妨主动发布一个流言故事,藉此臌胀敌人的声势,让敌人愈发觉得胜券在握,但在这个故事里,留下可以反转的地方。”

姜星火把从堂妹姜萱那里受到的启发,也就是尚未问世的《西游记》中孙悟空与车迟国三位国师祈雨斗法的故事,讲了出来。

听完这个故事,朱棣等人不由地陷入了深思。

如果这个故事与现实对应起来,谁是车迟国国师?谁把众佛徒驱走做苦役?谁又在主动打赌祈雨?

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讽刺姜星火,但一旦姜星火能把局势反转,那么谁求来雨,谁就是拯救黎民于旱灾的“齐天大圣”!

“疲敌也好,惑敌也罢,似乎在舆战中,都是辅助的手段?”

深思后,朱棣看向姜星火:“那么国师在舆战中的杀招,又是什么呢?”

姜星火干脆答道:“破敌。”

“道理越辩越明,瞄准敌人在舆论上的最薄弱之处,攻其要害!”

朱棣对于如何开展舆论战,显然是没什么心得的,如果他有,也不至于被江南士绅们变着花样的骂了四年多。

但姚广孝却从姜星火的话语中,领悟到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姜圣,不仅是要破解眼下景清血誓,给变法造成的舆论困境。

而且还要借着这个机会,直接攻击理学!

第289章 飞天

敌人,在舆论上,哪里最薄弱?

不用朱棣思考,姜星火直接给出了答案。

“天理。”

“陛下想来是对程朱理学,也有一定了解的。”

朱棣硬着头皮点了点头,他确实有一定了解,但这个一定,着实不太多。

不过大约是晓得朱棣父子的理论水平应该比较薄弱,姚广孝帮忙解释道。

“程朱理学,认为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天理。”

“而要追寻这个天理,就要从万事万物的本身上去讲求,也就是格物致知(天理)。”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但是《大学》本身,并没有对格物致知做出解释,现在的解释,是后来人的理解。”

事实上,在这里,就已经埋下了某种关于最终解释权的隐患,姚广孝继续道。

“程朱理学里的格物,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是格除心物,如果用佛家的说法,那就是格除贪嗔痴。”

“第二层,则是格除外物,也就是了解这世间事物的道理,这理只能在具体的事中学,但学会后则可用于一切事中.不拘泥于一二事物,也不要求格除全部外物,但总归君子是要格物的,否则无法致知。”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