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蒸馏是快要沸腾但还有一段距离的那种温度吗?”
“是。”
孔希路认真点头,答道:“同时用不同温度烧了好几个蒸馏器。”
沉默片刻,姜星火检查了一下蒸馏器的密封,并没有看出毛病,大蒜也是正常的。
这样下来,基本排除了有可能出变数的地方。
姜星火继续道:“另一种方法试了吗?用白酒。”
“白酒?”
孔希路愣了愣,随后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个不是给我喝的?”
姜星火:“.”
这中间显然是出现了什么岔子。
姜星火清楚地记得,他当时把写有注意事项的纸条交给了王斌,告诉王斌把这个纸条交给纪纲,让纪纲提供包括蒸馏器在内的所需物品,而且高度数白酒管够,找二皇子直接划拨过去合着白酒全都被孔希路给喝了!
孔希路不是挺讲究吃喝的吗?怎么白酒这种在当下时代处于酒类鄙视链底端的东西还喝的这么起劲?
看到姜星火似乎生气了,孔希路讪讪地笑道:“或许是其中有什么误会,呵呵呵……”
不“呵呵”倒还好,一“呵呵”姜星火更头疼了。
孔希路一边赔着笑脸,一边偷偷观察姜星火的脸色。
看到姜星火仍然绷着脸,孔希路心虚地咳嗽一声,岔开话题问道:“另一种制备方法是什么?”
“第一步,把大蒜捣碎。”
“第二步,文火烘干,烘干后的大蒜彻底碾碎,碾成粉的那种。”
“第三步,放进高度白酒中浸泡一段时间,泡出来的上层液体就是大蒜素了。”
姜星火无语地叹了口气:“虽然不知道第一种方法为什么制备不出来大蒜素,但眼下时间紧迫,也只能用第二种方法试试了。”
“另外,要注意大蒜素的酶解时间,应该是四分之一个时辰为最佳,同时环境温度要略高,比人体的温度还要高一小截(45°)最好,如果做不到,在现在夏天的温度条件下(30°)则需要更高浓度的白酒才能更好地制备出来.记住,制备出来不是目的,而是要做好又好又快地制备出来,这东西是救命用的。”
“这里面的原理,还有新的体物之道的原理,都什么时候告诉我?”孔希路连珠炮似地发问道。
“这里面的道理,我马上就会告诉你,至于你在新的体物之道遭遇的困难,我也会给你解答。”
既然要人干活,姜星火总得给点好处。
“那你费尽周折,到底要救谁?”
姜星火沉默了几息,说道:“救一个不该死的人。”
第413章 南征
“细菌、真菌、病毒.细胞核、细胞壁。”
当姜星火解答完毕时,孔希路仿佛走进了新世界的大门,正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不可自拔。孔希路的眼睛闪烁着光芒,那是崇敬和激动并存的色彩,虽然眼前这个男人此刻外表的样子也仅有二十多岁,但对于半截身子入土的孔希路来说,他已经完全相信了传说中的谪仙传闻。
这个世界,真的有仙人!
毕竟,孔希路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富有天资的那一小撮人之一,从小受到家族的全力培养,有名师教导,有无数的典藏书籍可供阅读,如此数十年,站到了人间之巅,而他在经义方面却犹自败给了姜星火一招。
孔希路确信,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能二十来岁就达到这种地步的人,就算是那个曹端,也还差得远,更何况,他已经大略了解了辩经擂台赛的过程.姜星火不仅深精理学,而且继承发扬了实学,更重要的是,还在心学开辟了一片天地。
南宋三大学派集于一身,如此可谓是一代儒宗,几近圣人。
然而这也就罢了,姜星火却还有商鞅、王安石之才,能够在庙堂上纵横捭阖,推动整个大明前进。
更重要的是,姜星火除了学问、政治,竟然还对体物之道有着完整而真切的见解!
你告诉我,数千年来,这种人能有几个?就算是有,有没有二十岁出头就能有这种惊世骇俗之能力的?
如果这还不是谪仙人,什么叫做谪仙人?
姜星火走了,但孔希路仍然没能从刚才那种震撼与狂热中清醒过来。
在他看来,姜星火传授给他的知识,简直就像是神迹!
孔希路认为,顺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将会创造出许多难以置信的技术,这条体物之路,不仅能向上追溯万物的起源,而且向下能够了解到人体的奥秘,甚至可以说,在某些程度上,已经触摸到了“道”的边缘!
“如果这条道路能成功的话”
这种想法一旦萌芽后,便再也无法抑制,孔希路激动得身躯都有些颤抖。
既然大蒜素的秘密可以被解释,那么同样,姜星火所说的青霉素,应该一样能够解释,这些药物的问世,不知道能够拯救多少生命。
当然,对于孔希路来说,救人不救人这都是附带的,重要的是,这条路,将完全解析生命的秘密。
不光是大蒜素这样的东西能被他实现,在姜星火口中,还有许许多多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生物技术也同样令他惊讶,而且更加让他感觉兴奋的是,对方还有很多没有时间完成的研究,承诺交给他来进行!
孔希路相信,只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自己将会搞明白这一切,虽然上了年纪,但孔希路从不怀疑自己的智慧。
“孔公,接下来打算做什么?”纪纲走过来问道。
“我准备继续研究。”孔希路终于从难以遏制的畅想中回过了神,回答道。
“还需要白酒吗?”
纪纲有些忌惮地看向孔希路,他搞不明白这个衍圣公之后为什么会这么能喝,甚至比他还能喝!
事实上,姜星火不知道的是,那天他让王斌转达的命令,本来是明确无误的,但纪纲带着人拿着蒸馏器和大蒜、白酒等物品去找孔希路,结果孔希路提议“喝一杯”,两人开始喝,喝到了最后纪纲直接醉了过去,醒来已经全然不记得还有口述转达的部分了.
孔希路舔了舔嘴角。
“再来两缸。”
——————
太祖忌日这一天,毫无疑问是大明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刻,但与现在大多数官员认知所不同的是,重要的并不是上午的哭陵事件,甚至下午的奉天殿廷辩重要性都要排在其次,真正最为要紧的,乃是在晚上于五军都督府召开的作战会议。
跟那些繁杂的政务相比,朱棣更为钟意战争,尤其是对外征服。
奉天靖难那是被逼无奈,开疆扩土重现汉唐雄风才是帝王该做的事情。
五军都督府,四位国公,几十位侯伯齐至。
朱棣顶盔掼甲,腰扶宝刀,上来就给征安南定了性。
“安南陈氏,乃太祖高皇帝所列不征之国,世受大明天恩,如今胡(黎)氏父子篡国,蕞尔小丑罪恶滔天,犹敢潜伏奸谋,派细作来我大明窥探情报,其肆毒如此,朕推诚容纳乃为所欺,此而不诛,兵则奚用?”
这便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意思了,同样身着戎装的曹国公李景隆率先低头拱手请命:
“逆贼罪大,天地不容,臣等请伏天威,一举殄灭之!”
众将随后应和道:“愿效忠陛下,平叛逆,诛不臣!”
将军们的嗓门大,五军都督府内一时惊起无数飞鸟。
朱棣对此非常满意,很有精神。
随后他看向成国公朱能,问道:“今命尔等将兵讨之,尔等由广西入安南境内,西平侯沐晟由云南入安南境内,分为东西两路大军,尔度用师几何?”
“咳咳咳”
朱能捂着嘴巴咳嗽了片刻,朱棣也不恼,安静地等这位心腹爱将咳嗽完。
片刻后,朱能的眼神有些歉意,旋即正色道:“臣闻仁不可为众也,盖仁义之师天下无敌,陛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臣等奉扬天威,当一鼓扫灭,而师之多寡,惟上所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