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大明国师 > 第911页

第911页(1 / 1)

('

“那京营三大营?”

这时候没等朱能回答,朱棣淡淡开口说道:“按靖难旧制。”

短短五个字,算是给会议定调了,也打破了洪武勋贵们仅存的一丝希冀。

什么是靖难旧制?说白了就是燕军旧有的军事制度。

而这个所谓的“旧”,仔细追溯的话,其实也就是四五年的事情,一开始是北平被围城,朱棣千里奔袭大宁,收编了大宁系的军队,然后重新编组,当时命张玉统领中军,郑亨、何寿充中军左、右副将,朱能统领左军,朱荣、李睿充左军左、右副将用的是前后左右中的五军制度,其实就是五军都督府那套。

而后来随着战争进程的加速,兵员开始了大规模换血,制度也开始了调整。

之前说过,燕军在靖难前中期取胜,依靠的就是精锐骑兵的迂回,这个由朱棣和朱高煦统帅的精锐骑兵也是有名号的,全程叫做“大纛下三千小鞑子营”,这是最初的名号,嗯,就是后来的三千营.实际上靖难之役打到中期,编制就膨胀的厉害,已经远不止三千人了,这里面一部分人就成了现在的忠义卫。

虽然说出来不太好听,但实际上由于北方胡化严重,燕军真正干长距离迂回这种刀口舔血工作的,基本都是内附和汉化的鞑官,当然了,其中也有部分燕地汉儿,但客观来讲,蒙古鞑官占多数,这也是为什么建文朝的文臣在战争中总是宣传“再一次蒙古南侵”的论调的根本原因。

不过精锐骑兵确实是蒙古人比例高,但除此之外,燕军百分之七八十还是汉人的,跟安史之乱的那个燕军性质还不太一样。

除了三千营,就是主力五军营,以及负责斥候的哨马营。

建文四年燕军进入南京,论靖难战功时,就把燕军分成了五军营、三千营、哨马营、守城及其他杂类,三大营算是初见端倪了。

至于三大营的变革,在姜星火前世,朱棣第一次北征的时候,是用的三千营、哨马营和五军哨掖的体制,与靖难体制基本一致,算是完全承袭,只不过把五军营的改成了更利于指挥的中军、哨、掖;到了第二次北征的时候,就复杂了一些,全军分为随驾三千营、神机铳手、大旗大营马队并哨马官军、围子手、幼官幼军与旗鼓手、五军马步官军、传令营、舍人以及其他后勤、配属官军,编制很庞杂,而柳升带领的神机铳手,正是在第二次北征的忽兰忽失温之战中大放异彩,才给了后来神机营单独成立制造了机会;第三次北征则是记载的清楚,“时营阵,大营居中,营外分驻五军,连左哨、右哨、左掖、右掖以总之。步军居内,骑卒居外,神机营在骑卒之外,神机营外有长围,各周二十里”,正式有了神机营、五军营、三千营这三大营。

果然,既然有姜星火这个穿越者,那就不用这么慢慢摸索了,这次算是一步到位了。

“京营,设三千营、五军营、神机营为三大营。”

“第一版制度,三千营编制员额四个卫,神机营编制员额两个卫,五军营编制员额三十个卫,共计三十六卫,二十万一千六百人。”

第504章 九边

在过去一年的兵力编制表上,燕军主力都是划拨到北直隶的留守行后军都督府的编制下面的,但实际长期滞留在南方。

留守行后军都督府麾下一共管辖着六十一个卫,共计三十四万五千四百一十八人,而在北直隶的,除了留守老巢的部分兵马外,基本都是老弱病残,真正的精华,就是南方的二十三万燕军主力。

而按照这个京营三大营制度表的意思,就是继续优中选优,以燕军主力为主体,整编成一支二十万人的野战机动兵团。

“京营主要承担卫戍、集训、野战三大职责。”

“卫戍,即作为北直隶卫戍部队,承担西起宣府,东至山海关的边防与顺天府的城防任务。”

“集训,则是通过操练、轮班、外遣、选补等制度,将整个北部防线的士卒,来轮番调入京营进行训练和战备、演习、出征,磨砺好以后,再进行下一轮轮班,提高整体配合作战的能力,同时向北部防线输送合格的士卒,其中费用都从京营军费划拨,以此避免地方缺乏火器和消耗器械导致的装备掌握生疏、战斗力低下。”

“野战,便是作为北部九边的主力野战集群和核心力量,震慑敌人、消灭敌人。”

“咳咳.下面由淇国公为诸位答疑。”

这个安排看得出来很巧妙,主持会议的,是如今实际上的军中第一人朱能。

而朱能介绍完军改计划以后,负责答疑的,却是资历深厚的老将丘福。

丘福,今年已经年逾花甲,早年以一介小卒起家,追随朱棣数次北征,因作战勇猛且从不与人争抢功劳,朱棣以其积年劳苦,授燕山中护卫千户,引为心腹,到了建文元年朱棣起兵时,与朱能、张玉首夺北平九门,又与耿炳文军大战于真定,建文二年与李景隆战于白沟河,率劲卒直捣其中军后来的夹河、灵璧等会战,场场不落,打满了整个靖难。

“人老不服老,赛过老黄忠”,说的就是丘福。

这种资历老将,在评定靖难功劳的时候,位列诸武将之首,是名义上的武臣第一人。

只不过丘福这两年开始管军校,卸下了不少军中的差事,将主持五军都督府的工作移交给了朱能,不再太多露面了,但这些都丝毫不能影响丘福在军中的威望。

作为朱高煦最坚定也是最重量级的支持者,受到朱高煦影响,丘福对于变法一直是支持的态度,而军中的变法,既然符合其本人和依附于他的蔚州系的利益,那么自然也没有反对的理由,这时候肯定是要出来给军改站台的。

丘福看了眼沉默的朱棣,对众侯爵说道。

“想问什么问吧。”

既然给侯爵们说话的机会,那么这时候肯定是要问的。

蔚州系的安平侯李远这时候捡了个不那么重要的话题问道:“刚才听成国公提到了一个词,北部九边,‘九边’是什么意思?”

很多现代人熟悉的一个词,叫做“传首九边”,就是指明朝中后期如果有督抚或者总兵等官员犯了事,就要把脑袋噶了,然后让脑袋在九边巡回演出。

但在明初,因为有八大塞王镇守北部边疆,所以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事实上,九边又称九镇,是北部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这个概念是直到弘治时期才出现的,能现在出现,自然还是姜星火的制度设计。

此时姜星火饶有兴趣的观察着武臣们的反应,突出一手深藏功与名。

丘福缓缓解释道:“从东至西,九边分别为辽东镇、北京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榆林镇、宁夏镇、陕西镇、甘肃镇。”

很多人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提法。

按照现在的实际情况,辽东镇、宁夏镇、甘肃镇,显然三位侯爵作为一镇挂印总兵官是没跑了。

而剩下的,就很值得探究。

北京镇、宣府镇,都是北直隶辖区,属于京营驻防的两个重点区域,北京自不必说,宣府则是出征漠北的重要前进基地,土木堡就在宣府这里,单独设镇没什么问题。

而榆林镇,其实就是河套加上陕北,这个区域很广阔,在过去北魏六镇时期便是沃野、怀朔、武川等军镇驻防的区域,高欢、宇文泰、贺拔岳、李虎、杨忠、赵贵、侯莫陈崇.多少影响了东西魏乃至后来的北周北齐甚至隋唐的英雄豪杰,都是从这片土地上走出来的。

故此,在这片地广人稀的土地上设立榆林镇,让整个北部防线不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同镇就更不用说了,代北这地方,从秦朝到现在,就是对抗北方草原的前哨,一旦被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占据了代北,河东(山西)无险可守,很容易就会沦陷,而河东这种足以作为王霸之基,甚至是五代时期天子指定地盘的封闭地形被游牧民族占据,那居高临下,东可出太行占据两河(河北+河东),西可渡黄河入主关中,五胡乱华基本就是这么来的。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