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大明国师 > 第1081页

第1081页(1 / 1)

('

而且为了制衡朱高煦,朱高炽恐怕不会被派到地方或者海外成为藩王,而是依旧维持现在的格局。

这样,朱棣就可以坐在高高的皇位上,看着两个各有短板的儿子相互争斗,如此一来,他的皇位才做的安稳。

甚至姚广孝还有过一种猜测,那就是之所以朱棣这么轻松地就把朱高燧放出去海外封藩,重要的原因就是朱高燧跟朱高煦关系好,而一旦把朱高煦立为储君,朱棣就不可能把朱高燧这个依旧掌握着一个小规模秘密情报和宫中宿卫的皇子,让他跟朱高煦走到一路去。

不然的话,军权加情报加宿卫,很容易就导致下一个玄武门之变,到时候朱棣就得跟李渊一个下场了。

所以即便朱高煦成了储君,恐怕现有的庙堂格局也不会有太过剧烈的变动,朱棣依旧会选择保留朱高炽的势力。

那么话说回来,以朱高煦的心态,能承受住这种储君之位带来的压力吗?

朱高煦也是微微一怔,他没有想到老师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

他沉默片刻,然后抬头望向夜空中的明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姜先生。”

朱高煦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作为将军,俺在战场上能够冲锋陷阵无所畏惧,但成为储君,意味着要承担起更重的责任.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有很多人跟俺荣辱与共。”

“坦率的讲,俺没做好成为储君的准备,可是俺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是的,朱高煦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储君之争,只有一个人能胜出。

而失败者,将几乎再无机会。

如果朱高炽胜了,朱高煦能不能熬死朱高炽,然后当皇帝?

答案是基本不可能。

因为大明的皇位继承权,按照宗法制从来都不是兄终弟及,而是父死子继。

朱高炽哪怕在太子位子上被熬死了,也是朱瞻基当太孙,然后朱棣驾崩直接跨过朱高煦继承皇位。

这跟朱允炆登基的逻辑,是一样的。

如果按照兄终弟及,洪武末年朱棣都把三个哥哥给熬死了,怎么没轮到朱元璋驾崩他就当皇帝呢?

要是有这好事,朱棣还九死一生发动靖难之役干嘛?

所以,只能争储君。

姜星火静静地听着朱高煦的回答,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但当他看到朱高煦神情中的坚定时,心中不禁感到一丝欣慰。

姜星火终于开口了:“朝堂之事错综复杂,但只要你坚守本心,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既然你已经做好了准备,那就最后助你一把吧。”

朱高煦听后,心中的念头更加坚定。

“敢问姜先生计将安出?”

姜星火给他解释道:“现在这些方面,农业和经济都不是短时间可以改变的,文教也基本进入了饱和期,所以只有两方面能够在短期内有所胜出。”

“第一个方面,是扩大工业产能,这里的工业产能既包括在北方已经有了完善基础的钢铁工业,也包括化工工业.现在的化工基本只有化肥和火药,接下来我会指点你生产出由混酸和棉花制成的硝化棉炸药。”

铁产量的指标权重系数非常低,因为大明从来都是炼一年的铁三年都用不完。

但钢产量不一样,钢能用来打造甲冑制造兵器,也是火铳和火炮最重要的原材料,所以在整个指标体系里,钢产量是一个权重系数非常高的指标。

而炸药在工业品里的指标权重系数不算高,却也不算低,能够在短时间能生产出来威力更强大的炸药,同样能够拉高权重。

至于为什么姜星火明明知道硝化棉炸药怎么制作,却现在才拿出来,这里也是有原因的。

原因很简单,硝酸棉炸药是混酸和棉花制成的,它的爆炸威力比黑火药大两三倍,学名纤维素硝酸酯,旧称硝化纤维、硝化棉。

这东西很好制取,可以快速大规模量产,也确实是比现在黑火药强大的多的炸药,这时候用来冲产量拉高指标数据很好用。

之所以姜星火之前不拿出来,问题就在于,这东西不能用于军事,而且极不安全。

硝化棉炸药虽然威力比黑火药大,但燃爆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甚至比苦味酸都快,这东西一旦用来军用,那么火器几乎是会百分百炸膛。

不能军用,拿来民用行吗?

也不行,用在矿山,一个不小心就把所有人都活埋了。

正因如此,姜星火才始终都没考虑过制造这东西。

但是现在如果生产炸药只是为了拉高系数,那就可以大量生产,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放在那不用。

虽然浪费,但是拉指标好用,属于是卡bug的手段。

“第二个方面,则是以雷霆手段完成整个北直隶的士绅一体纳粮,阻力一定不小,但一旦能完成,同样能够极大地增加成绩,并且让陛下对你刮目相看,因为这是南直隶未做到也不可能做到的。”

第562章 立储

清晨的北直隶,河间府,河间县城外。

太阳刚刚探出地平线,金色的阳光洒在一队队京营将士的铠甲上,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所谓“甲光向日金鳞开”莫过于此。

有着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的公文,被调动起来的军队在二皇子朱高煦的率领下,正浩浩荡荡地向河间府的治所进发,郊外的宁静被整齐划一的脚步声打破。

之所以朱高煦会出现在这里,追根溯源还是靖难之役时期双方的恩怨。

北直隶,目前共有顺天府、永平府、保定府、宣府、真定府、河间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一共九个府。

而在靖难之役中,站在燕军这边的,是宣府(今张家口)、北平府(即顺天府)、永平府(今唐山加秦皇岛)、保定府,以及半个河间府,也就是河间府北部的天津三卫和静海县、青县、任丘县等地再往南就是南军的实控区了,即建文朝廷所谓的“平燕布政使司”。

暴昭当初管理的“平燕布政使司”,主要是以真定大营为核心的真定府,以及沧州以南的半个河间府,至于真定府正南方向的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这三个府,因为管辖地域太小的缘故,加起来都没真定府大,一般都不太受重视。

所以,北直隶目前一共九个府,其实是4.5个支持燕军靖难的府,和4.5个南军控制的府,加在一起整合出来的。

双方打了四年,不知道多少条人命填在里面,即便后来燕军靖难成功了,北直隶南部的这4.5个府的人们,尤其是士绅,对于朱棣的统治还是抱有不满的至于百姓,则更多的是看到和平的到来感到欣慰,但其中肯定有被征入军伍,倒在燕军刀下的亲属,所以或多或少,也是有些怨恨的。

这很正常,换谁敌对了四年都这样。

所以朱高煦想要在北直隶加速推进变法,主要的阻力其实不在这些燕军以前就控制的府,这些府的大地主,基本上都是靖难勋贵武臣,属于是自己人,一句话的事情。

主要的阻力,在北直隶南部的这4.5个府。

故此,朱高煦第一站来到河间府,也就不奇怪了。

朱高煦骑在一匹高大的汗血宝马上,这是从帖木儿汗国前锋军中缴获的,他很喜欢不过汗血宝马似乎也感受到了朱高煦的杀气,此时极为安静。

朱高煦面容冷峻,双眼如鹰隼般锐利,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

谁拦着他登上储君之位,谁就得死!

随着军队的行进,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县城的百姓们早早地躲回了家中,只敢从门缝或窗户里偷偷窥视这有些似曾相识的场面,因为四五年前,燕军和南军就是这样拉锯的。

不过因为早有风声,所以有些消息灵通的人知道,这位二皇子此次前来,并非跟以前靖难之役时一样为了征战,而是为了推行一项重要的政策——士绅一体纳粮。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