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明朝,读书识字一向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但同时,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不单是张三一个人认字困难,而是整个大明普遍存在的情况。
盖因这个时候学认字没有汉语拼音,而是用韵书。
大明现在的官方韵书使用的是孙吾编撰的《洪武通韵》。
而除了《洪武通韵》之外,《四音正韵》,《切韵》等传统韵书依旧有乡学夫子在用。
而这些韵书,怎么说呢,用陈堪的话来说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一个大老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你让他通过韵书去认字,这不是扯淡嘛。
偏偏汉字的数量还多,笔画还复杂,更不要说一个韵下数个乃至十数个同音字。
陈堪若非是继承了原身的记忆,要让他从头学起,那他宁可不参加这个科举。
“有时间了,还是得想办法把汉语拼音弄出来啊,还有阿拉伯数字。”
嘀咕了一句,陈堪吩咐道:“实在学不会,那就算了吧,正好本官现在还缺个亲卫,你问问他可愿意。”
怎么说陈堪现在也算是能和纪纲相提并论的存在,虽然这是他自己认为的,但带个亲卫在身边也并非坏事。
至少在遇到那种被堵在大街上的殴打的情况,多一个人,说不定便能扭转局势,撑到援兵赶来。
随着张永领命而去。
不多时,张三便怀着忐忑激动的心情出现在衙门里。
“属下张三,拜见大人。”
三天的军事训练还是有效果的,至少张三身上,现在已经见不到地痞流氓的那股子匪气,对陈堪行军礼时也行得有模有样的。
“免礼。”
陈堪罢罢手,待张三直起身子,问道:“张永和你说了吧,本官身边缺个亲卫,你可愿意?”
一直以来,陈堪身旁都没有亲卫这种东西的存在,一来是之前并不需要,二来陈堪没有军职在身,有亲卫这种东西容易招来御史的弹劾。
而陈堪的身份地位与在锦衣卫时天壤地别,就算身边带几个亲卫,别人也不会说些什么。
先前在锦衣卫时,方胥实际上便充任了陈堪亲卫的角色。
但现在方胥也是百户了,手底下也管着百来号人,再让他随时候在陈堪身边也不合适。
听见陈堪的话,张三的眼中露出激动之色。
这种近乎于一步登天的机会,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放弃,张三又何能例外。
所以张三想都没想,膝盖一软便跪了下去,颤声道::“若大人不弃,小人愿誓死守卫大人。”
陈堪罢罢手:“没那么严重,平日里当个跟班护卫就行,去库房领东西吧,领完跟我走。”
“得令!”
看着张三远去的背影,陈堪背着手出了衙门。
换上了飞鱼服与绣春刀的张三,整个人的气质都变得与先前不同。
那双阴鸷的眼睛,再搭配革带上悬挂着的绣春刀,一米八三的大个子,任谁都看了都只会觉得这是个狠人。
陈堪满意的点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想想,与人打群架时,喊上一句关门放张三。
多威风。
光眼神就能吓退不少人。
新任的侍卫张三还不知道,他誓死要守卫的人已经在心里将他划为了凶恶的狼狗一类的生物。
一脸认真的问道:“大人,咱们去哪里?”
陈堪道:“别那么严肃,咱们不是去砍人,随我去趟国子监。”
京师国子监位于皇城西北角,玄武湖西南,成贤街与太平街的交汇处。
与国子监比邻的,便是赫赫有名的鸡鸣寺。
没错,就是著名的鸡鸣寺的樱花开了那个鸡鸣寺。
可惜,在这个时代,唯有陈堪能体会到那份独属于后世社畜的浪漫。
当陈堪提起鸡鸣寺的樱花时,张三就无法理解,他狐疑道:“大人,鸡鸣寺属下去过,只有一些饿得皮包骨头的大和尚,哪有什么樱花啊,您记错了吧。”
此言一出,陈堪的背影顿时变得有些萧索,心里涌现出一股难明的意味。
这是一种注定无法被人理解的,难以言喻的孤独。
虽然陈堪觉得大明也挺好的,百姓善良,君主英明,他还有一个和蔼的老师,一个随时牵挂于心的大眼睛萌妹。
但时间待得久了,也难免会想念后世的一些方便的东西,比如飞机,高铁,汽车,还有手机。
想想那些遥远得无法触碰的东西,陈堪摇摇头道:“你不懂。”
张三脸上露出迷茫之色。
陈堪也没有和他细说的想法,抬起头看了看天色,见时间还早,便打马朝鸡鸣寺而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