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竟,在后世陈堪连刮刮乐都没中过。
在一位面色相当严肃,脸长得像板砖的博士的带领下,陈堪完成了一系列任务,成功爆出三件装备。
一件天青色的校服,一块方巾,一方刻有监生名字的小印。
校服名叫玉色襕衫,方巾名叫四方平定巾,小印名叫监生印。
有了这三样东西,代表着陈堪正式成为大明朝的上流人物——儒生。
不需要工作,只需要埋头苦读,国家不仅免你的税,还供你吃,还给你发工资。
还能惠泽乡民,可免同户二丁徭役,可以见官面跪。
所以赵光义为什么作诗劝诫世人读书,扬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因为这他妈是真的。
比真的还真。
一个普通家庭,一旦家里面有人中了秀才,就会有人上赶着把田地送到你的名下。
中了举人,就会有无数人争着抢着把闺女嫁给你当媳妇。
至于中了进士,那就不得了了,县里面都要给你立传写志,族谱都要给你单开一页。
那种名利双收的诱惑,足以让许多读书人穷其一生去追求。
所以国子监就发生极为有趣的一幕。
外地来的监生,领到了自己的校服和方巾以及小印之后,全都兴高采烈的,就差没有当场跪下感谢祖宗保佑了。
唯有一个少年,顶着一张不高兴的脸,仿佛手上拿的不是他进入大明上流社会的凭证,而是他的仇人。
那么这个少年是谁呢?
陈堪:“不错,正是在下!”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不好了
至于陈堪为什么会是这副表情,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想上学。
他每天要做的事情那么多,又是五城兵马司的发展,还要想办法对付情敌,徐景昌找人来对付他的事情也还没报复回去。
还要防备隆平侯张信随时有可能出现的反击,以及来自纪纲的阴招。
这么多烦心事,陈堪哪里能静得下心思来上学。
但不上学又不行,他想在大明一路攀至顶峰,就必须得参加科举。
而大明还有一条坑爹的规定,没有在官办学院读书的经历,是不能参加科举的。
否则,以方孝孺的学问,他亲自教授出来的学生,难道会比国子监里这些文曲星老爷差吗?
没有办法,有些规则,即便是以如今方孝孺的身份地位,也不是想改就能改的。
总而言之,这学,陈堪是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
连对大眼睛萌妹他都没有这么坚定过。
愁啊~
陈堪仰天长叹,没穿越前要上学,穿越了还他妈的得上学,那我他妈的不是白穿越了?
惆怅了许久,陈堪不得不接受了自己必须要来上学这个事实。
好在国子监的课程大都是早上进行,陈堪还有下午半天时间来处理其他事情,否则他就真的要考虑退学的可能性了。
这科举,不考也罢!
抱着青衫出了国子监大门,带着张三回了南城兵马司衙门。
刚刚进门,陈堪便发现衙门里的气氛不太对,每个校尉脸上都挂着如丧考妣的神情,人也少了许多。
陈堪脑子有些发懵,自己才离开多久,这又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将手中的东西递给张三,陈堪快步走进衙门。
衙门里只有张永一个人在,而张永的表情,怎么说呢,陈堪没法形容。
再搭配上他那张丑脸,用四个字就能概括:“一言难尽。”
“发生什么事了,干嘛一副克夫相?”
一看见陈堪,张永便像是看见了主心骨一般,哭丧着脸道:“大人,不好了。”
“大人我好得很,怎么了,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陈堪皱着眉头,看麾下校尉们的表现,事儿小不了啊。
“您去兵部要的那一批武器粮秣,被前军都督府派人给截了,许大人得知后,去都督府找隆平侯理论,被...被...”
看着张永怯懦的样子,陈堪有些急了。
“被怎么样了,说啊。”
“被隆平侯派人打断了双腿,现在石大人带着麾下的校尉去前军都督府了,说...说要去为许大人讨个公道。”
“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早点叫人来告诉我?”
陈堪闻言,顿时大惊失色,心里又惊又怒。
一把篡住张永的领口,怒目圆睁道:“许远现在怎么样,石稳什么时候去的,他带了多少人?”
陈堪三连问,张永一时间不知道先回答哪个问题。
“说啊!”
陈堪的表情有些狰狞,他刚刚还在思索隆平侯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报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