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外,重伤的弟兄,该请郎中就请郎中,能归队的归队,不能归队的,俸禄发着走,家中有子嗣的率先安排进衙门,不要让弟兄们流血又流泪。”
“……”
陈堪罗里吧嗦的说了一堆,许愿一件一件的点头应下。
看完手上的资料,陈堪转头朝张永问道:“这些资料有备份吗?”
张永点头道:“有的。”
陈堪将资料整理好,吩咐道:“备份都烧了吧,咱们不需要这些官员感恩,他们的感恩对象只能是陛下,这份资料我会递到陛下的案头。”
“是,属下这就去办。”
在五城兵马司处理了一个下午的杂事,陈堪伸了个懒腰,走出衙门朝皇宫的方向走去。
五城兵马司救出来的这些官员,对五城兵马司来说不是功劳,而是烫手的山芋。
什么情该领什么情不该领,陈堪分得很清楚。
一两个官员当然没问题,但一两百个官员同时承情时,那就叫结党了。
靠着牙牌进了皇宫,陈堪来到奉天殿门口排队等着朱棣的召见。
奉天殿门前站着许多大臣,比陈堪官职高的也不是没有。
但陈堪求见的消息刚刚传进奉天大殿,便听见大殿之中传来一道尖锐的声音。
“宣提督五城兵马司陈堪觐见。”
在大殿门口老老实实排队的朝臣们顿时将不善的目光投向了陈堪。
“你他妈充钱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在蜀中的收获
陈堪当然没有充钱,只是简单泡了个公主而已。
女婿见老丈人,不用排队。
很合理!
迎着大臣们不忿的目光,陈堪非常嚣张的迈着官步走进了那间代表着天下权力中枢的大殿。
“臣,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朱棣,老社畜了。
反正陈堪每一次面见朱棣,他不是在批阅奏折,就是在批阅奏折的路上。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朱棣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都说皇帝是天底下最尊贵的职业,陈堪只觉得朱棣这个皇帝当得悲哀。
每天忙于案牍之间的日子,有什么可令人羡慕的?
“坐!”
朱棣头也不抬的说了一声,陈堪便直起身子,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这一趟蜀中之行,可有收获?”
陈堪偷瞄了他一眼,见他看也不看自己一眼,不由得撇撇嘴道:“回陛下,炸了一条河算不算?”
朱棣淡然道:“朕很忙,没空陪你闲聊,既然没有收获就赶紧滚。”
陈堪:“……”
他承认,当皇帝还是有令人羡慕的地方的,比如朱棣叫他滚,他就不敢反驳。
他面色不变的应道:“陛下恕罪,收获自然是有一些的,不过臣今日前来却不是为了蜀中之事。”
“哦?”
朱棣放下手中的朱笔,将审视的目光投向陈堪身上。
陈堪见状,忙将怀中的一叠资料摆在朱棣面前,低声道:“陛下,这是这些日子五城兵马司从锦衣卫手中救下来的官员履历,备份臣已经烧掉了,这是原稿。”
“嗯!”
闻言,朱棣颇为赞赏的看了陈堪一眼。
他不得不承认,陈堪确实是一个很贴心的臣子,总是能分毫不差的领会他的意思。
施恩于朝臣的事情,只能是他这个皇帝来做,五城兵马司充其量算是他施恩的一个工具。
陈堪很好履行了一个工具人的职责。
他满意的点点头,便拿起资料看了起来。
只是一看见纸上密密麻麻的名字,他的眼睛便眯了起来。
“这么多?”
“回陛下,臣查过了,这些官员确实是无辜的。”
陈堪小心翼翼的应了一句,忍不住用余光偷偷的打量着朱棣的表情变化。
可惜,陈堪并未从朱棣的脸上看出更多的东西。
比如,整治锦衣卫乱抓乱杀的决心。
看完陈堪递上来的资料,朱棣面无表情的说道:“既然这些官员都是无辜的,那便交由吏部处理吧。”
闻言,陈堪心里不由得有些失望。
这就是不打算追究锦衣卫咯?
他还准备借机进几句谗言恶心一下纪纲的。
“是,那臣先告退了!”
陈堪朝朱棣一拱手,就准备离开。
从朱棣对这份名单的态度,陈堪能够意识到,朱棣对于锦衣卫依然是非常看中的。
自己想要搬倒纪纲,任重而道远啊。
“慢着,朕还没让你走。”
朱棣的声音响起,陈堪的脚步一顿,再回头时,脸上已经满是谄媚的笑容:“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朱棣淡淡的说道:“坐下,与朕说说,去蜀中的收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