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何况程风顶替的又不是他们的位置。
司国和于忠也没想到这位第一次见面的侯爷手段如此凌厉,只是第一次来军营,就让三千营的原本的格局大变。
此刻,两人看向陈堪的眼神里都带着一抹敬佩。
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两人也只能在心底感慨一句。
“行了,此间事了,本侯也该回去了。”
陈堪打了个响指,背着手慢慢的走出大帐。
反正他是没有什么和将士们同吃同住的觉悟的。
目送陈堪走远,大帐中的人面面相觑,猛哥速罕刚想开口,陈堪的一个亲卫便上前拉着他走出了大帐。
这下,众人更加诧异了。
他们实在是不明白,为何侯爷会对一个女真人如此看重。
片刻后,司国和于忠深深的看了周石和五个千户一眼,随后一言不发的走出了大帐。
周石原本是想挽留陈堪在军中吃饭的,但一想到他在侯府吃过的那些美味,突然又失去了开口的勇气。
沉默半晌,周石看着眼前的五个骨干,淡淡的说道:“从今往后,我不想听见军中出现什么针对侯爷或是他身边人的消息,你们,好自为之。”
周石的警告如此明显,顿时让五个人变了脸色。
但想到陈堪今日的手腕,他们也不得不接受方胥和程风的存在。
接纳了程风和方胥,他们还能保住如今的位置,不接纳,很有可能会变成第二个猛哥速罕。
孰轻孰重他们还是拎得清的。
......
......
陈堪来到马车旁,张三满脸崇拜的恭维道:“侯爷,你今天,简直就是这个。”
看着张三竖起的大拇指,陈堪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今天下了猛哥速罕的百户职位,其目的并非是立威,而是真的想好好的养一个打手。
至于立威,帮程风上位扫除障碍,不过是顺带的而已。
带着一群亲卫回到侯府,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走进大门时,陈堪突然转头看着一脸期待的张三问道:“你还有事吗?”
闻言,张三的脸色瞬间就垮了下来:“侯爷,您说过的。”
陈堪脸色一板:“我说过什么?”
“您说过让我去边军历练啊,您不会说话不算话吧?”
张三急了,因为他从陈堪的表情里看出,陈堪似乎真的有不认账的趋势。
“本侯的侯府就这么让你待得如芒刺背吗?”
陈堪学着朱棣的样子,阴沉着脸问了一句。
心里却是直呼爽啊。
难怪朱棣这么喜欢阴阳别人,这种看着别人吃瘪却又拿自己无可奈何的事情是真的很爽啊。
张三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样子成功让陈堪的恶趣味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撇下张三,陈堪径直走进书房。
张三要去边军历练,陈堪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阻拦呢。
刚才的表现,纯粹是逗他玩而已。
取过一张宣纸,刷刷刷几下,一封举荐信就跃于纸上。
如今大同府的守将是朱棣的铁杆心腹江阴侯吴高。
永乐元年,吴高受命镇守山西大同。“防御胡寇,节制山西行都司诸卫。”
此举可以看作是大同作为之后形成的明代九边重镇之一的开始。
而到了仁宗年间,武安侯郑亨被任命为征西前将军。
他在大同率军屯田,加强守备,解决大同边患,彻底奠定了大同九边重镇的地位。
所以让张三去大同,是陈堪深思熟虑之下做出的决定。
也唯有在大同,张三才有可能靠着侯府这颗大树迅速成长起来。
唤过一名侍女,命他将举荐信送去给张三之后,陈堪便关上书房的大门,取出一张地图开始沉思起来。
地图是大明如今的边防图,在这张图上,原本许多属于后世华夏的领土都还游离于大明之外。
其中最为显眼的,便是空缺的草原和辽东,以及西域大漠的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
沉思半晌,陈堪取出笔,在灰白色安南那一角添上了颜色。
这代表着安南正式被纳入大明的领土范畴。
看着安南旁边的大片空白,陈堪又在安南首都升龙城的位置上点下一点黑色。
黑色,代表着大明的军队。
而在安南的旁边,另外几个小国的名字显得如此刺眼,真腊、暹罗、占城,还有南方海岛上的满剌加。
将视线抽离东南亚半岛,陈堪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因为安南旁边的几个小国,都是太祖爷在位时,被列为不征之国的小国。
“早知道就交代一下朱能和沐晟别把陈天平弄死了。”
自语一句,陈堪将目光看向辽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