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就在徐仪华和朱高炽讨论太孙的时候,朱英也在寻思跟随去辽东的人选。
去辽东,不仅仅只是打仗,还要有发展。
所以这次去,大军武将不能少,能臣官吏也缺不得。
尤其是在内政这块。
可以想象,到了那个时候,朱英的主心骨定然是在对战之上,所以必须要有这么一人,都能帮助自己稳定后方。
只是短暂的沉思,朱英就想到了在北平就交好的堂弟,朱高炽。
其实朱英倾向于朱高炽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思想上的认同。
尤其是在对待百姓这块。
历史上的朱高炽在老百姓心中的口碑很好,他没有朱棣的心狠手辣,也没有兄弟朱高煦的风流倜傥,肆意嚣张。
他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政治举措,倡导以民为本,发展生产,不但打破朝廷严酷的政治氛围,还达到了笼络人心的目的,树立了极好的亲民形象。
朱棣于执政时期尤为重视功勋,尤其是因为得位不正的关系,一直渴望裂土扩疆,证明自己才是皇帝的最佳人选。
在位时期南征越南,北伐蒙古,是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而每一次军事行动的背后都是老百姓在替朱棣买单。
朱棣如果不是有一个好儿子朱高炽二十年干太子、十年做监国地帮他运作着永乐盛世,恐怕他也不会那么频繁地能对外用兵。
纵观大明一朝的奇葩皇帝很多,但是朱高炽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仁厚之君,一位明君。
这也是朱英对其最为欣赏的地方。
在朱高炽内心还在纠结的时候,一名宦官入了燕王府。
“遵太孙殿下令旨,召大王子朱高炽入坤宁宫觐见。”
手捧令旨的朱高炽,心里头有些复杂,不过徐仪华很是开心,这说明太孙没有忘记这个堂弟。
在娘亲的嘱咐中,朱高炽便随着宦官上了马车,直奔坤宁宫而去。
便就是在这个时节,倭国那边,神风将领。
大多数的明军将士,都是生活在内陆之中,可以说八成的将士,从未接触过台风。
剩下的两成,便是生活在大明沿海。
飓风降临,最先登陆的地方,便就是九州岛南部。
这个地方,也就是明军最初登陆的地方。
如果没有冯胜下令,让所有的船只都回去运粮,顺道避开飓风。
恐怕是在这个时候,都要如同曾经的蒙元一般,大部分的战船毁于一旦。
在没有探测方式的如今,没有人知晓,这次的飓风,将会有多么的猛烈。
冯胜站在矮小的城墙上,看着远方那使人惊骇的一幕,心里头不由生出敬畏。
“叔父,快去地窖躲着吧,这般飓风的规模,我问过倭人了,比之曾经,还要来得更为猛烈啊。”
冯诚在倭国矮墙上,一边看着远方不断蔓延过来的昏暗,一边劝说着。
“再等等,我要好好看看这倭国的飓风,可是跟我们大明沿海来的飓风,有着怎样的区别。”
“放心,我自有分寸,在飓风来之前,自然会去地窖躲避。”
冯胜开口说道,眼睛看着远方,一眨未眨,死死的盯着。
因为在冯胜的心中非常的清楚,通过对倭人那里的了解得知,在倭国,飓风是非常常见的。
而且每年飓风出现的时候,首先来的便是九州岛。
可以说整个九州岛每年都会被飓风给肆虐一遍,许多长年生活在九州岛的倭人百姓,甚至对其,早就习以为然。
“既然叔父未走,自然没有侄儿先行离开的道理。”
“侄儿便在此等候你叔父一同进去吧。”冯诚斩钉截铁的说道。
冯胜倒也没说话什么,只是静静的看着远方的飓风。
还有越来越大的强风,连在空中都吹得呼啸作响。
而远方,飓风已然是越来越近。
只见那惊鸟疾呼,怖兽辟易。飞鸟惊呼,禽兽走避。
忽野马之决骤,矫退飞之六鷁。袭土囊而暴怒,掠众窍之叱吸。
不一会工夫,忽如野马之脱缰,健飞之水鸟,人人掩面而屏息。
少焉,排户破牖,殒瓦擗屋。礧击巨石,揉拔乔木。势翻渤澥,响振坤轴。
少许,大风至,摧屋破户,揭瓦劈窗,击打巨石,揉拔树木,势如翻海,响震乾坤。
疑屏翳之赫怒,执阳侯而将戮。鼓千尺之涛澜,襄百仞之陵谷。
吞泥沙于一卷,落崩崖于再触。列万马而并骛,会千车而争逐。虎豹慑骇,鲸鲵犇蹙。
吞泥沙像卷纸,摧枯拉朽破崖壁。像万马齐奔,又好似千车竞逐。虎豹惊骇,鲸鲵奔逃。
此时冯胜和侄儿冯诚的眼中,已然是满眼震撼。
在天地之力的面前,人力显得如此渺小,没有任何抵挡的可能。
第448章 :飓风之后的机会
倭国的飓风,让一直顺风顺水的明军,第一次受到了极大的伤亡。
从来没有体会过这种灾难的明军,如果不是钦天监的提示,必然有着更大的损伤。
飓风的来临,足足过了七天。
在这面前,任何大军,都没有丝毫的抵抗,变得脆弱不堪。
而他们现在,也真正的体会到了当初蒙元大军,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时候,遇到这飓风时候的状况。
飓风的来临,足足有五天之久,直到第六天的雨过天晴,冯胜等人才走出房屋。
看着外面跟一片片废墟般的景象,冯胜大声喊道:“还愣着做什么,立即召集所有大夫,救人。”
受伤的军士太多了,失踪的军士也不在少数,谁也不知道在这场灾难下,到底带来了多大的打击。
至于失踪的,已然不用去寻找了,一旦失踪,基本上就等于死亡。
跟随飓风所来的,还有极大的暴雨。
海边的海啸声,在城里都能听得十分清楚,所有人躲在屋里的时候都在想着,如果海啸冲击到这里来,还能活吗。
还好倭人对于飓风很有经验,尤其是这座城池,虽然距离海边不算太远,但也避开了海啸的范围。
之前冯胜还想着,要不要挖一个地洞来躲避飓风,现在看好,幸好没有这么做。
因为大量暴雨形成的积水,完全会把地洞彻底的淹没。
躲在地洞中只会被活生生的淹死。
很快,刘日新就赶了过来。
对于明廷中随行的将军,官员,医师,在安排的时候,自然有着优先权,都是躲避在坚固的房子里。
“刘监正来得正好,这次的飓风,已然是彻底的过去了吗。”冯胜看到刘日新,赶忙问道。
“宋国公放心,这次的飓风已经过了,再观天象,已然没有了飓风的征兆。”刘日新回道。
听到这话,冯胜才算是放下心来。
而刘日新过来汇报的主要事情,便是关于飓风的动向。
按照目前的天象的推测,现在的飓风正在向着北方转移,九州岛的北方,自然就是倭国的本州岛。
这个消息非常的关键,所以刘日新才会在飓风过去的第一时间,就马上给冯胜过来汇报。
因为在如今的世道,还是非常的迷信,尤其是对于天灾,像是曾经的王朝,每逢大旱大涝的年间,不仅是饥荒的问题,还有民心的相关。
甚至不少皇帝,都会选择下罪己诏。
而刘日新对于飓风方向的说法,说明这飓风并非是因为征讨倭国而来。
而是本身就一直有的,不会说区分什么倭人和明人。
得到这个消息的冯胜很是开心,立即传令冯诚:“马上派人,把刘监正带来的消息,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禀所有将士。”
“同时安排人员,向三位殿下也传递此事。”
士气这个东西非常的关键,对于大军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
更别说现在的明军将士们,都是远离家乡,在遭遇到这等苦难的时候,自然对于家中的父母妻儿,更为思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