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自然能分得清楚,这其中的利弊所在,这是涉及到民心的争夺,如果长此以往,燕城必然会更加得到倭国百姓的拥护,是大明于倭国之中狠狠钉下的一枚铁钉。”
“倒是两位叔叔那边,即便是军队强大,可对付起来反倒是要显得简单许多。”
“或许这里头的事情,没有咱们想的那般复杂。”
朱英维护之声,让朱元璋面色再度缓和了一些。
不过还是冷声道;“大孙你说的这些,咱自然是想过的。”
“然而想要如此迅速的突袭王宫,可没那般简单。”
“守护燕王宫的护卫们,都是曾经跟着老四的部下,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
“老四虽然不喜欢这个长子,但毕竟是属于自己的藩国,当然不会说特意的留下什么漏洞。”
“想要如此快速的突袭进王宫,不仅要对王宫护卫的情况极为了解,熟悉地形,且还要有人接应。”
“现在出现如此情况,即便老三跟老七不是其中主谋,也必然了解一些情况,甚至是有暗中助力的意思。”
间接参与,在朱元璋的心中那也是参与。
作为叔侄,于第一时间了解到这等情况时,当然是要守望相助,而不是兄弟阖墙。
这才是朱元璋愤怒的由来。
朱英想了想道;“倭国遥远,情报简单,咱们也不能仅仅凭借猜测推断,就界定此事跟两位叔叔有所关联。”
“孙儿还是比较相信两位叔叔,不会做出这等事情来的,若是因此让两位叔叔寒心,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目前的紧要,还是在于调查清楚,不能有冤枉的情况。”
“爷爷的态度极为重要,不管是三叔还是七叔,哪怕是真的有所参与,若是爷爷怪罪下去,那没参与的,肯定心里头会有想法。”
“甚至会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可能。”
朱英这番话让朱元璋平静了下来。
先前顾着自己的猜测,却没去想只是怪罪的话,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首先来说两人都参与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毕竟这等叔侄阖墙之事当会极为隐秘,不会轻易袒露给另外一人知晓。
而现在对于大明这边来说,更是没有办法去界定那个真的参与其中了。
按照朱元璋的性格,肯定是一道谕旨过去,对两人都同样以责罚。
如此另外没参与之人,心里头肯定就会非常不甘心,委屈。
况且现在两人是有嫌疑,但也有一定的可能,是倭国那边的栽赃嫁祸,故意如此。
这个可能目前看上去有点小,但终归是有可能的。
平静思索一番后,朱元璋点点头道:“是咱有些急了,看来此事还真得先查上一番再说。”
“不过目前来看,这两个孽子还是嫌疑颇大,便就让他们自个想办法证明自己吧。”
“刺客是倭人,倭国王室也逃脱不了干系,咱们的家事慢慢来,这番必须要让倭国王室好生的给一个交代出来。”
朱英赞同的点头。
从明面上说,既然刺客是倭人,那这锅里头不管是什么东西,先都是让倭国王室给背着。
正好现在没有什么借口,这便是等于多了一道把柄在手里,大明完全可以借此再度发难。
如果倭国王室给的答复不能让人满意,再度起军征伐倭国都不是没有可能。
如今再征讨的话,可就比之前容易多了。
至于朱高炽中毒针这块,倒是没有什么好担忧的。
就现在倭国和大明的医道水平对比,完全就是天壤之别。
在倭国那边看来是剧毒的玩意,于大明太医看来,还真就是不什么很难的事情。
哪怕是中毒针的那个宦官,几副汤药下去,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
第558章 :意料不到的幕后主谋
蒙古草原上。
朱棣领队行军,旁边随着的是张玉,朱能。
关于倭国的情报,涉及到朱棣长子朱高炽,自然会有一份送过来。
“王爷,会不会是晋王下的手,毕竟他跟王爷一直来很不对付。”张玉开口问道。
而同样知道情报内容的朱能,却是一脸的懵逼。
方才情报上明明是说倭人刺客,怎么就牵扯到晋王身上去了。
四肢发达的朱能明白,这里头肯定有自己不懂的道理,干脆就闭口不说,听着张玉跟王爷两人聊。
朱棣的面色有些阴沉,闻言后说道:“不是老三,老三虽然一直对本王极为痛恨,但这等事情,不是老三能够做出来的。”
“只是老七那家伙,也不像是会对本王长子下手的人,谁都知道,这必然会犯了父皇的忌讳。”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我看还真是有可能,是倭国那边下的手。”
“但是能够达到这等程度,老三和老七怎么都摆脱不了嫌疑,必然已经有了倭国的内奸。”
“且此人绝对对于我等皇家之事颇为了解,否则不会说有这般的手段。”
朱棣的声音中,带着对自己推断的肯定。
毕竟都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这又不是说牵扯到什么皇位之争。
海外藩国看似是在大明之外,实则于很大的程度,同样是受到了大明的限制和掌控。
一道谕旨过去,所谓藩国又能如何。
藩王在很大程度上,非常困难能够发展起来。
在藩国里,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来自于外边势力的威胁,还有内务的处理。
一旦失去大明的支持,那将会是十面埋伏一般的恶意。
朱棣正是因为懂得这些,所以甘愿放弃自己藩国特区,来到草原成为一名将军。
“王爷,我们是否可以请示陛下,去一趟倭国。”
“毕竟不管如何,那里终究是王爷的根本。”
张玉迟疑了片刻后问道。
目前草原的情况,尤其是在兵权上,即便是有所放开,但是各方面的限制太多,根本不是从前那般可以掌控士兵们的心了。
大量接受过大明军事学院学习过后的中层军官,虽然用起来十分得手,但他们同时也掌控了下层士兵。
平时没什么关系,一点涉及到上头的纠纷,根本不是可以把控的。
即便是想要收买一两人都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按照现在的趋势,谁都可以看出,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中层军官从大明军事学院结业。
这些人天然就是太孙派系。
能收数人,十人,又如何去收买百人,千人。
一道令旨的下达,就可以轻松的解除掉朱棣的兵权,而没有什么反抗的能力。
这等法子,即便是朱棣也尤为佩服。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朱英没有选择来笼络这些功臣名将,反而是从中层军官下手。
在这一点上,已然没有了对手。
须知再厉害的将军,取得功勋依赖的并非是自身武力,而是一个极为强大且听从指挥的军队。
听到这番话的朱棣,暂且停下马。
眼神看向前方,那军队中为首的百户,总旗们。
这些人,才是一个军队真正的基石呀。
朱棣眼神中带着几分复杂,不甘。
半晌才道:“不必,如今草原这边局势紧张,北元那浩海达裕虽然没几分本事,但也在不断的怂恿各方部落伏击我军。”
“在这个点离开草原去倭国,一切都会前功尽弃。”
“我相信高炽,能够把倭国燕城那边的事务处理好,有了这次的教训,向来燕王宫的防备会更加的完善。”
说完。
朱棣再没有迟疑,扬起马鞭抽打在马侧之上,奔腾离去。
张玉朱能对视一眼,便也随同离去。
草原的形式现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不管是朱棣还是蓝玉,在深入草原的同时,也面临着补给的问题。
漫长的补给线很容易就会遭到草原骑兵的冲击,加上现在不断吸纳人口的情况,让所有草原的贵族变得心惊胆战,开始联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