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没想到事情会如此的严重。而另一边,徐护尤更是吓得瑟瑟发抖。按照这情况,感觉燕王把自己脑袋砍了都算是轻的。当初朱高煦,朱高燧要分他银两的时,他实在是不想拿,可不拿,又让两郡王不放心。左右为难下,只得是受了。现如今又被朱高煦错口给说了出来,真就是一片无妄之灾啊。正思索间,燕王的目光转了过来。“拿了多少。”听燕王的问话,徐护尤连忙道:“小人拿了五千两。”朱棣又问:“其他人分了多少。”徐护尤心中一抖,回道:“随行将士共分一万五千两白银。”朱棣其实没有要怪罪徐护尤的意思。别说五千两,哪怕是十万两对于徐护尤来说,其实都不算多。他知道,还未开海之际,这徐护尤的徐家,就是干的海贸走私的买卖。开海之后更是大赚特赚。只不过朝廷对走私海商打击严重,这才让徐家投了自己麾下寻求庇护,同时为燕王府做事。单单孝敬的钱财,就已经有百万贯之多了。此事自然是自己那两儿子,逼着徐护尤拿的。不过朱棣也不会这么轻松的放过他。“事后去交三十万贯充作军饷。”朱棣随口说道。徐护尤大喜,连忙磕头:“谢燕王殿下隆恩。”朱高煦和朱高燧看得是目瞪口呆。他们欺上瞒下,两人总计分了八万白银。到了父王这里,一句话就要了三十万贯。这徐护尤还要感恩戴德。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随行将士所得钱财,就不收了,让他们去到军中各领二十军仗,以儆效尤。”“至于你们两个,把贪墨的银两如数奉还,去将军位,贬为马卒。”“这次若能在对战中立功,再考虑恢复官职之事。”朱棣冷哼着说道。“王爷英明。”朱能带头喊道,随后徐护尤跟其他亲卫也随着喊道。朱棣这是恩威并施。随行将士每人也就分了一百多贯,朱棣也懒得收回,二十军仗可不是小惩,那可是狠打。领了这二十军仗,少说十天半个月下不得床。朱棣也知道这些将士,算是给两个儿子背了锅,但军规就是这样。犯了错,就得罚。事后被打的将士,也不会有什么怨言,毕竟一百多贯,对于底层来说也不算做小数了。“父王,那足利义满明显是陷阱,我们还去啊。”朱高煦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朱棣冷冷一笑:“允他设计于本王,就不准本王将计就计吗。”“正好你们两个逆子,此番便做马卒,去你们皇叔,皇伯那边,将此事告知。”“这足利义满忍不住,本王又何曾不想入那本州岛,这番他既然来了,不留下些东西,岂不显得本王怕了他。”“至于朝廷那边,届时将事情原委禀告上去,也就是不痛不痒的怪罪一番罢了。”“只要是不引发两国大战,那都算不得多大的事情。”听着这番话,朱高煦,朱高燧顿时心中欢喜。心中下定决心,此番要好生的把今日之亏,从足利义满那里拿回来。尤其是朱高煦,这一番痛揍,可不能白挨了。第734章 :朱棣备战足利义满确实是非常优秀的掌权者。名义上倭国天皇统治一切,实际上所有的权力都在足利义满的手中。原本的倭国,虽然算不得闭关锁国,但实际上各行各业也受到了地理环境的限制。曾经的倭国,几乎所有的文化都是来源于中原王朝,尤其是盛唐时期。现在的倭国武士刀,基本上就是从唐刀模仿而来。倭国最强大的士兵,就是武士。从某种方面来说,他们属于职业军人,不事生产,因为世袭的关系,多数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他们普遍信禅,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以死在战场为荣耀,如果没有完成主上所交代的任务,甚至会羞辱而切腹自杀。而在有心人的推导下,切腹自杀成了武士的最高光荣。切腹自杀的武士,可以被原谅一切的过错。最早实行切腹自杀的武士叫藤原义。他是京都藤原家的贵族,却在白天过着优雅的贵族生活,夜里却摇身一变成为无恶不做的大盗,骚扰京都的大街小巷。被发现后,也并没有反抗,而是自己设计了切腹这种行为来恕罪。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会在后世成为武士道最崇高的死亡方式。实际上,切腹自杀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往往在切腹的过程中,武士并不能很快的死去。后世的影视中,倭国武士一刀切腹立即身死,那都是扯淡。实际上的切腹,是需要剖开腹部,将身体中的内脏都挑出来,才算是完成了这个仪式。这个过程血腥残忍,且极为痛苦。发展到后来,就出现了辅助所需的介错人。介错人就是武士在进行切腹后,为避免减少痛苦,一刀砍掉武士的头颅。当然,在现在的倭国,还没有出现介错人,武士切腹自杀的时候,需要独自完成这个仪式。血腥残忍,更容易刺激作为武士道的精神。实际上的倭国武士,在个体对战能力上还是很强的,在身材上,也跟普通的倭国百姓不同,他们享受家族的供奉,从不担心吃食的问题。实际上这样的行为,很是像盛唐时期世家门豢养的死士。武士道之所以在倭国如此盛行,究其根本,是因为这非常符合当权者的利益。不管是幕府还是地方大名,他们都需要强大且忠诚的士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自然会对武士道极为推崇。当年蒙元征战失败,除开台风这个主要因素外,倭国武士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倭国的兵器,尤其是武士刀,实际上是优于蒙古人的,包括现在,倭国的锻刀技术在整个世界都是一流水准。这是特殊环境下的产物。倭国盛行武士决斗,那么一把好的兵器,自然会占据非常大的优势。所以倭国的工匠地位很高,同时也受到热捧。当年伐倭,蒙古镔铁马刀硬抗倭国太刀时,往往会刀刃弯曲,甚至还会被劈断。就算是现在的大明,在锻刀技术上,还是要比倭国差了一截。在征伐倭国之前,倭国的武士刀一直都是走私贸易中比较畅销的货物,现在贸易开发,就更加畅销了。然而当初明军征伐倭国的时候,主打的是火绳枪,火炮。即便是小规模的作战,也不是单对单的对决,而是有编制的对战,那也是配备了火绳枪的士兵。倭国武士连接近的机会都没有,就已经被打得七零八落了。因此倭国武士刀,在战争中根本就没有发挥出太大的闪光点来。但这不可否认倭国武士刀的精湛工艺。现在倭国开始盛行火铳,而武士刀,也就是太刀,在大明非常受到欢迎。大明国内,民间是禁止使用火铳的。火铳跟甲胄,都是严格的限制品,一旦有所私藏,视情节起步五十年劳役或死刑。在大明律法中,没有无期徒刑这个概念,五十年劳役就是最长的期限了。实际上哪怕是十岁犯罪,五十年劳役过后都是六十岁了,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即便活过来,也就是感受一下最后的晚年时光。战争是最好的催化剂。当大明用火铳和火炮打开了倭国的国门,并且占据九州岛为四藩王之地后,这也同时给倭国带来了许多先进的工艺体系。比如高产作物,水泥,矿藏的开采工艺,造船工艺,火器这些。近几年的倭国,在足利义满的带领下,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数百万人口的民族在全力爆兵,建设的情况下,还是很有底蕴的。也就是现在的大明能够稳稳的压制,换作其他任何朝代,都不可能有如此之大的压制力度。实际上如果大明朝廷不进行干预,足利义满动员举国大军,是很大可能把四藩王赶出倭国,收复九州岛失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