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倭国在这个时候起兵,朱元璋极其愤怒,当即就要再点大军二十万彻底消灭倭国。然而没过多久,就传来了明军战败的消息。就在朱元璋聚集大军准备再次讨伐倭国的时候,高丽李成桂起兵的消息又再次传来。这个时候谁都能猜出来,高丽必然和倭国已经联手起来。这世上,哪有什么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罢了。第807章 :先平高丽,再灭倭国“真是可笑,这李成桂难不成脑子里进水了吗,竟然想要联合倭国来对抗我大明。”“他自个也不想想,倭国还有东海天险可守,他高丽有什么。”“如今草原骑兵三十万,随便抽个七八万骑,灭他高丽岂不是反手之间。”华盖殿中,朱英都快被李成桂这一番骚操作给气笑了。之所以一直没有拿下高丽,是因为高丽在姚广孝过去之后跟被大明统治已经没有多大区别。高丽那地方本来就穷,而且还是在北边地区,粮食都种植不了多少。把高丽纳入到大明的内来,也提供不了什么赋税。在教化这块就更加没必要了,现在的高丽所用皆为汉字,不存在自身文字的说法。大部分高丽百姓的语言并非是汉语,而是高丽语。也就是说现在的高丽文字跟语言是分开的。历史上是李成桂称王,而后他的曾孙搞出了一套训民正音,这才出现了后世的韩语。如今的高丽,只要是个读书人,就必要会说汉语,因为他们学的只有汉字。而说高丽语的,基本上就是文盲了。在高丽只有贵族才会说汉语写汉字,许多高丽贵族甚至以说高丽语为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字语言相当于是被贵族垄断了。也是因为这些原因,朱英一直没有对高丽下手,只是让姚广孝和宁王朱权前后去掌控高丽。毕竟现在南洋地区对于汉语学习的需求更大,而且南洋地区也能产生更多的粮食和赋税。对比起来,高丽自然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朱元璋冷哼一声:“李成桂无知小儿,竟是要与咱作对,看来是觉得有了倭国撑腰,胆子就变大了。”“这家伙难道就想不到他只不过是给倭国当挡箭牌所用吗。”“那几个草原的逆子也全是废物,三十万骑兵到现在还没有拿下瓦剌鞑靼,他们当是在踏春吗?”“传咱谕旨,命草原三王立即围剿瓦剌鞑靼,务必在一月之内彻底平定草原。此后十五万骑兵直抵高丽,把李成桂这小子给咱抓到了京师来问罪。”“另着兵部调兵二十万以支援九州岛,传令九州四王府,只可守不可攻,不得再让倭兵多占一座城池。”“再传令青海水师,给咱全部开动起来,切断倭国海上所有联系,在此期间,禁止任何船只靠近倭国,但凡违令者,立即击沉。”“咱倒是要看看,足利义满这小子是想要怎么来斗,若不是咱觉得彻底平定倭国造成太大杀伐,当初就已经给他推平了。”顿了顿又对大孙交代道:“你在高丽不是有些布置吗,先别急着动,免得造成太大伤亡,最后还是要咱大明来擦屁股,让他们好生跟李成桂对峙着,最好是多用一些攻心之计。”“等到草原这边平定,大军直抵高丽,也就轻松可灭了。”“咱就不信了,李成桂这小子还能跑到倭国去不成。”朱元璋一连下了好几道谕旨,立即就给高丽倭国安排得明明白白。不过从这方面也能看出来,足利义满的时机确实把握得很好,现在大明因为多处开战的原因,对于粮食的消耗非常大。尤其是草原六十万兵力的囤积,每一天都是普通商人不敢想象的钱粮数目,这样的数目也就只有现在的朝廷才能够负担得起,哪怕是江南再富有的大族,也能轻易给吃垮了。或许有人会觉得,先前朝廷不也在九边囤积了那么多的兵力,怎么现在国库如此丰盈,反而负担还增加了。这是情况的不同。在九边的兵力虽然号称百万,实际上很多都是屯田兵。他们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作为农民的身份存在,而非是士兵的身份。精锐士兵的口粮就是由他们来承担,也不用朝廷来承担。现在的归化城周边,可是没有耕地的,等于是全部都在吃国库的粮食。这么算下来,数目就恐怖了。再加上蓝玉那边,还有朱允熥去的满者伯夷,傅友德正在带兵征讨吐蕃,等于是大明一半的兵力都在外边。能够凑二十万去支援九州岛,已经是牙缝里挑肉。且这二十万兵听起来不少,实际上是卫所兵为主,精锐只占据少数。所以朱元璋才会说让九州岛只守不攻,只要守住了没把九州岛全境都给交出去,那对于大明来说就是胜利。这个时候朱元璋都已经直接招呼朱英在高丽的安排了。实际上朱英是很有信心可以直接弄死李成桂,但过去了这么多年,曾经的暗子是否还忠诚,也是个问题。就现在这个局势,暂且来说对于倭国和高丽是有利的,除非大明放弃草原跟暹罗,天竺还有满者伯夷的征服,转而把兵力集中起来对付倭国。但朱元璋和朱英爷孙俩是什么人,就因为现在这样的情况去屈服,当然是不存在的。朱英入宫已经这么多年了,人心这个东西去赌完全没有意义。相比之下朱元璋的安排就顺畅很多,只需要在高丽形成对峙的局面,对大明来说是最有利的。其实最急的并非是大明,反而是倭国和高丽。他们的时间很少,草原局势一旦定下,那么就是高丽和倭国覆灭之际。如果他们不能趁着这个时间段达成各自目的,那么所有一切都来不及了。……高丽王都。开京城。“大王怎么可以受到倭人蛊惑,在这个时候突然冒出头来,倭人的要求分明是要拿我们作为对抗大明的先锋啊。”“蛰伏如此多年,心血一朝成空,如果大王愿意再隐忍两年,我等必将可以一举拿下全国,彻底将大明的势力给赶出去。”王宫里,李成桂麾下大臣苦口婆心的说道。就在数天前,李成桂已经是自立为王了。他在起兵的当天,就已经是将原高丽王室屠戮一空。不要小看任何一位开国皇帝,哪怕他是篡位来的。要知道李成桂创立的李氏王朝,哪怕是到了后世在一直在传承,哪怕只有名头没有实权。而在当年朱英把大部分的暗势力转为明势力交给姚广孝统帅的时候,李成桂就已经在反手布局了。曾经被朱英拉拢的高丽臣子,其中有一部分又被李成桂拉拢了回去,甚至出现了不少两头吃的双面细作。这样的变化跟朱英这些非属于高丽族也有很大关系,从根本上来说,他们可谓是同宗同源,而大明一系代表的是外来势力。至姚广孝离开,宁王朱权前去的时候,形成了一个权力交接的空挡期。李成桂就是靠着这个空档期暗中夺取了不少权力。然而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他把原高丽王室的支持者几乎全都给渗透了。这也导致李成桂起兵的时候,宁王朱权救援不过来。其实之所以有这样的变故出现,跟朱英的关系分不开。在早前,朱英只是一个走私商贩,利用一些历史大事件从而插入暗子提前布局。那个时候的朱英也是在西域,草原溜达,对于群英商会的掌控力很强。而高丽也是朱英的主要渗透目标。然而变化太大,走私商贩的朱英突然就成为了大明皇长孙,尤其是在册封太孙后,这格局和眼界都要随着发生变化。他再去把大量的心思放在高丽这么个小国之上,而忽略大明本身,那岂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说倭国的天然仇恨有更大的吸引,单单是大明这辽阔疆域,哪一处不比小小高丽更为重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