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宫内。
朱元璋面无表情,看着伏地不起的蓝玉。
“蓝玉,咱问你,现在心里是不是特别服气,你觉得自己是本朝第一大功臣,咱没有带着文武百官出城百里迎接,没有任何道理,对吗?”
“臣,臣不敢。”
如果没有遇到周宣,以蓝玉的脾气,高低要和老朱叫板,但受了点拨的他,知道此刻老朱正在盛怒之下,敢顶撞一下,扒皮实草的下场就不可避免了,所以姿态很低。
朱元璋冷眼观瞧,觉得蓝玉有些陌生,去了一趟漠北,仿佛变得谦逊了。
遥想出征前,朱元璋视察军队时,蓝玉要挟他杀了刘基,和那时的嚣张相比判若两人。
“出去了一趟,又没有遇到挫折,怎么把蓝大将军的棱角都磨平了?”
蓝玉的态度让朱元璋挺受用,之前对他的不满烟消云散,毕竟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悍将,还是亲家,感情是有的。
“臣之前死罪,请万岁责罚!”
蓝玉头也不抬,跪在那里撅着屁股,一副诚心领死的态度。
朱元璋走下御座,抬手将蓝玉搀扶起来:“咱和你们是生死弟兄,哪里会有隔夜仇,咱就是生气,同朝为臣,同心协力打下的大明江山,怎么屁股还没焐热就要互相攻讦?”
蓝玉心里捏了一把汗,暗暗感激周宣,要是没他的日记,还不知道朱元璋的心思呢。
原本以为朱元璋靠着武将打下了天下,那些只会耍嘴脾气的文臣在老朱心里没什么地位,故而面对文臣指责只想杀之后快,不想犯了忌讳。
“臣万死,当初是被猪油蒙了心,觉得文臣上不得战场,所以有些看不起,但现在想起来,没有文臣调度,臣这一仗是绝不会打赢的,是臣愚昧了。”
朱元璋微微一愣,蓝玉这个大老粗居然能说出这话来,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期,随即想到了什么,当即沉下脸来:“是谁在背后指点你,说!”
蓝玉连忙再次跪地:“请万岁明鉴,没有人指点臣,是臣深感圣恩,反省自己的过错,才有此心得。”
不得不说蓝玉是个很有义气的人,没有把周宣供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