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页(1 / 2)

而后,刘瑾跟当初的张鹤龄一样,罗织罪名,再次将李梦阳下狱。

这个倒霉的才子,二十岁中解元,次年中进士,却一直在官场浮浮沉沉,坐牢的时间比做官还长。

这次,朱厚照就看在他尚未毁去的年轻俊颜上,回去向弘治帝讨了个封,将他从户部调去了都察院。

当年永乐帝就曾说过,御史当用清谨介直之士(注1),朱厚照相信,李梦阳就是那个可以成为大明第一强项御史的清谨介直之士。

父皇,这是儿臣送你的一面镜子。

朱厚照带着李梦阳去文华殿见弘治帝时,第一句话这么说的。

唐太宗说过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有魏征做镜子,儿臣以为,李梦阳也可以作为我大明的一面镜子。

弘治帝愕然地看着这个打着去神机营旗号,却拿着大舅子张鹤龄的银票去慈济院,最后拐了个户部主事回来的小太子,忽然觉得,有点不认识自家儿子了,却也不便驳了他难得认真的建议,先是点头让司礼监拟旨去办,然后让人将李梦阳带下去,方才问他:儿啊,你带李梦阳来见朕,寿宁侯知道吗?

朱厚照抬头望向他,清澈的眼神满满的疑问:父皇,我们朱家的事,为何要问张家?

弘治帝一怔,缓缓点了点头,不错,的确无需问他。

你是大明的太子,你想做什么,做便是了。

作者有话说:

注1:出自《春明梦余录卷四十八》明代,御史要求当用清谨介直之士。清则无私,谨则无忽,介直则敢言

第十九章

镜子

弘治帝想到今天儿子送来的人,越想越上头,忍不住让身边的大太监李广去给自己拿了面铜镜过来,看着镜中的自己,威严庄重,气度不凡,越看越觉得儿子这送人镜之举,不光是因为李梦阳的确刚直清谨,是个当御史的好材料,还因为他。

李大伴啊,你说太子今日送这人镜给朕,是何用意?

李广见他对镜自揽,颇有几分自得之意,琢磨了一下,说道:能以人为镜而明得失,乃明君所为。太子殿下这是将陛下比作唐太宗,夸您知人善任,从善如流,英明神武

好了,不必再多说了。

弘治帝虽然得意于儿子对自己的崇敬之情,但对李广这一套拍马的吹嘘之词已经听得腻了,他对自己还是有几分自知之明,这些年当皇帝的时候,他尽心竭力,却也只能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最新小说: 震惊,全城豪门抢着跟我认亲! 命定福星 沉浮 天眼兵王在都市 炮灰意识觉醒后[快穿]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懒得说话怎么了 在茶场的日子里 明月曾照 地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