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缩了缩脖子,欲哭无泪“爹啊,我才是您亲儿子啊!”
话是这么说,但他心里此刻却安心了许多。
看来,老朱还是疼孙子的,只不过不是疼他大哥家的那孙子,是疼的他的孙子。
也难怪,就朱允炆干的那些好事,已经彻底的让老朱寒心了。
当老朱放下了对懿文太子一脉的执念后,他的目光也随即转移到了朱棣的身上……尽管朱棣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虽然他不是什么好人,但他是一个好皇帝。
他这个好,不是像朱允炆一样搞什么“复周之礼”,用国家的钱分给老百姓,免费发放米肉絮帛。建文帝在位期间搞得政策不能说是错的,但这都是虚的。
等于是把国家的钱发给了百姓,把洪武朝的家底给洒了出去,将老朱的功绩转移到了他自己的身上,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功绩。
至于考察官吏,令侍郎暴昭、夏原吉等二十四人充采访使,分巡天下……建文帝的这条政策,从表明理解,似乎有点作用,但实际上效果却是用在了盯着藩王身上。
委婉些说,建文帝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但想要强国,需要的不是理想主义者,而是实干主义者。
而朱高燨和朱棣,就是典型的实干主义者。
他们所做的,都是实打实的千秋功业。无论是朱高燨东征开拓三省,南征收复安南,改革税制,设立督税院、文武院。还是朱棣北征打压漠北势力,修撰永乐大典,打造郑和水师,这都是从根本上让明帝国往高处攀登。
督税院搞钱,文武院养人,对外战争搞地,永乐大帝搞文化。
明帝国在父子二人的合作下,迎来了一个巅峰,这个巅峰仍在不断的提升,这是真正的盛世。
永乐盛世。
老朱可以憎恶朱棣谋权篡位,但他得承认,朱棣并未辜负他的帝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