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既然已经封诸位为大学士了,那大家今后就是平级的同事了,这些奏章咱们就分一分吧,一人处理一部分。”
李伟坐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对四人说道。
“理当如此,就由李大人为大家分发一下吧。”
吴伯宗谦让的说道。
“好,那我就受累一下给大家分一分吧。”
李伟也不客气。
王杰等人:……
受累这种词都是别人说的客气话,你自己说自己,也是真不客气。
李伟开始分派工作:“我一本,你一摞,你一摞,你一摞,你一摞,我一本,你……”
片刻后,李伟面前放着区区几本奏章,而吴伯宗王杰等人身前则每人一大摞。
“这……李大人,这不合适吧?”
稍微年轻点的吴沉说道,他倒不是嫌累,为皇帝处理奏章这也算是一种权柄,他们只会嫌分得少,不会嫌分的多。
“你是嫌我干的少了?”
“不是不是,下官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李大人如此谦让,让下官有点不好意思。”
李伟一怔,没太懂啥意思,这是说反话讽刺我呢?
吴沉是觉得他放权如此之多,有点不好意思接,李伟不明白,不过他也不在意,反正只要这些人不反对就行。
“没事没事,就这么定了,大家干活吧。”
几个人按部就班的开始干活,李伟也艰难的看了起来。
真的很艰难!
倒不是他不认识繁体字,而是这些文言文真的不好懂,更过份的是这上面竟然连标点符号都没有,一大片字连在一起,看的他头晕眼花的。
幸好有前车之鉴,这些人总算不长篇大论了。
费劲巴拉的看完一本,李伟开始写简要:“震惊,大庭广众之下户部尚书竟将两男子压在身下……”
这是御史弹劾户部尚书坐轿子铺张浪费的。
“惊呆了!曾经清正廉洁的某大人,如今竟成了这样……”
这是年纪大的官员生病请辞的。
……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李伟总算是把这几本奏章处理完了,主要是阅读困难,处理起来倒是挺简单。
至于使用标题党,他也有自己的考虑,说实话他是真不想干了,天天这么早起受不了啊!
时间还不到晌午,李伟便闲了下来,可朱元璋已经下了旨,下班时间定了,他想早走是不行了。
想了想,他想起来还有个兵仗局的差事等着他,不如趁着空闲去转转,总比在这里干熬着强,又没有电脑不能打游戏上网冲浪什么的。
第21章 公园大爷茹太素
“吴大人,我出去一下,有人找我你就说我去兵仗局了。”
李伟离开座位跟吴伯宗招呼了一声。
正在忙于公务的吴伯宗抬起头来答应了一声,没有多说,其实官府衙门翘班是常有的事,只要不耽误事,主官一般也不管,更何况李伟本身就是文渊阁的主官,而且他是去办皇帝交待的差事,又不是真翘班了。
出了文渊阁,李伟跟侍卫打听了一下兵仗局的位置,就出了午门。
皇宫的布局最里面是宫城,这个殿那个殿的都在宫城里,李伟上班的文渊阁就在宫城的午门边上,也算是宫内,所以才有了内阁的名字。
宫城外边套着皇城,皇城里主要就是内廷的各个衙门、亲军羽林卫、太庙、社稷这些,再往外就是应天府了。
所谓社稷,就是分别指的土神和谷神,作为农业文明,这两个是立国根本,太庙里拜祖宗,社稷里拜这俩神,这就是古代封建社会的立国根本:以农业为基,以伦理纲常为序,有立身之基,有长幼之序,才能稳定的支撑起这么庞大的国家组织!
李伟晃晃悠悠的出了午门,在门口就见到一个老头拿着着个超大号的“毛笔”在一旁的地砖上奋笔疾书,不远处还有个水桶,看起来颇有几分后世公园大爷的味道的。
刚开始茹太素觉得这么练练书法也挺有意思的,但过了没多久他就不这么认为了,本来的楷体字也变成了狂草,恨不得把上百万字一气呵成的写完。
此情此景,让李伟不由的停下了脚步,上前乐呵呵的笑道:“呦,茹大爷,练字呢?”
正在专心写“作业”的茹太素闻言抬起头来,看见是李伟这个奸佞,顿时脸都黑了,停下手上的动作指着李伟骂道:“无耻奸佞,你早晚会遭报应的!”
“呵呵,老大爷怎么脾气还不好,真是的!算了咱不跟你一般见识。”
李伟干笑两声,不跟他一般见识,吹着口哨转身就走。
“你……”
“站住!不许走,快点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