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海禁(1 / 1)

“冯冕、丁玉,你们中书省对此有什么想法?”

闻言,冯冕与丁玉心中苦笑,以往这种军国大事,都是由胡惟庸与朱元璋商议,他们两个赶鸭子上架,能有什么主意?

不过朱皇帝发了话,两人不可能不开口。

冯冕想了想,说道:“启禀陛下,微臣认为,倭寇敢于猛然袭击明州市舶司,且驻守的卫所兵毫无还手之力,且来去迅速,肯定是知道明州市舶司的具体情况,这一定有内应。”

朱元璋背着手,眉头微皱:“所以呢?咱要听你的办法,不是要听你说谁都知道的事情!”

冯冕全身一抖,忙道:“臣认为应该要加大海禁力度,今日倭寇敢于袭击明州市舶司,明日就敢袭击其他的市舶司,内应一日查不出,就一日不得安宁。

所以臣认为应该先把所有市舶司关停,查出内应后,再做考虑,而且市舶司每年的税收微薄,于财政并无大用,关停不会影响其他。”

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为了防备张士诚,方国珍逃亡海外的余党与内陆之人相互勾结,反叛大明。

便在沿海一带开始实施海禁,洪武三年,朱元璋更是罢太仓黄渡市舶司,下令寸板不许下海。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朱元璋的政令极为严格,但海禁不是说封禁就封禁那么简单的。

多少老百姓靠着出海捕鱼生活,多少临海的商人,都要依靠那大海吃饭。

人不吃饭,不赚钱就要饿死,所以就算政令下来要杀头,他们也得硬着头皮出海。

故洪武三年的海禁,实际上执行起来,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对此,朱元璋也知道,且随着大明建立后天下逐渐稳定,朱元璋就没有强行追究,但这次明州市舶司被倭寇袭击,这让他不得不考虑要不要彻底执行海禁。

冯冕的话给丁玉提了一个醒,丁玉连忙说道:“陛下,臣认为冯大人的主意不错,倭寇从海上来,只要封了海,也就断了倭寇里应外合的道路,沿海自然能太平。”

朱元璋颇为意动,正要说话,余光就见他的好大儿朱标一直在朝他使眼色,他当即咳嗽了一声,说道:“这件事咱要再考虑考虑,你们两个先下去吧。”

冯冕、丁玉闻言都松了一口气,不管朱元璋是否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今天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最新小说: 欢乐种田:翻身农女把歌唱 [神奇宝贝]莫寒 当我来到小埋身边 超级调教系统 妖女莫逃,朕看上你了 洪荒之法宝批发商 俯首诱桃 夜夜赴荒原 森灵汐梦 我统御女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