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发了雷霆之怒,看样子是准备誓杀杨帆。
朱标硬着头皮站出来,道:“父皇,杨大人一时糊涂,请父皇念在他过往功劳的份上,饶了杨大人这一次吧……”
太子殿下求情,毛骧也不好立刻下手,领着护卫站在杨帆的身后,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
此时的朱元璋满脑子都是诛杀杨帆,一听朱标求情,他当即喝道:“一时糊涂?咱看他是故意求死!全了他名留青史的名声!毛骧!你还在等什么?等咱亲自动手是不是?”
朱元璋的话令毛骧三人反应过来,冲上去摘掉杨帆的官帽,脱去官服,然后神情复杂地看着杨帆,心中一声叹息。
终究,杨帆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常言道,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
杨帆得罪了太多人,连陛下都敢面斥,毛骧就知道杨帆会有这么一天。
杨帆没了官帽、官服,只着中衣站在朝堂上,然而他却依旧神色如常,心中长舒了一口气,作死这么久,终于借着常茂的事情,作死成功了!
开平王常遇春的儿子,当今太子妃的弟弟,还可能是未来大明第三位君主的舅舅,被杨帆拉下水,等待处斩。
他杨帆这算不算是陪葬?后世的史书上,又会怎样记载他?
这般想着,杨帆竟有几分期待,他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对朱元璋行大礼道:“臣杨帆,谢陛下成全!”
朱元璋被他一句话,气得近乎失去理智,喊道:“将杨帆押入大牢,立刻!”
在朱皇帝少有的失去理智的怒吼中,杨帆被带离了奉天殿,留下了神情各异的官员。
有人心惊胆战,害怕朱皇帝会迁怒到自己身上;有人忧心忡忡,感叹大明失去了这样一位诤臣;更多的人是幸灾乐祸,就差弹冠相庆,欢送杨帆入死牢了。
孙老汉愣在原地,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堂堂的锦衣卫指挥使大人,就因为为他出头,被抓了?
他连忙跪下,哀求道:“陛下,小老儿……小老儿求陛下网开一面,放过杨大人吧,这一切都是小老儿自己要做的,与杨大人无关啊!”
朱元璋还沉浸在愤怒之中,根本不想理会孙老汉,甚至他心中有些埋怨,埋怨孙老汉入应天找杨帆,但凡他去找个手腕软一些的官员,也不至于事情发展到如今这一地步。
“陛下!小老儿愿意承担所有的罪责,请陛下治老朽的罪,杨大人是好官,求陛下您饶了杨大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