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一年年末,一条来自北元的消息,传遍了大明的大江南北。
北元皇帝爱猷识理达腊,因病离世,其胞弟脱古思帖木儿,继任成为北元大汗,称乌萨哈尔汗,同年,脱古思帖木儿改北元年号为天元。
爱猷识理达腊不会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刘伯温,竟提前预料到他的死期。
不过,爱猷识理达腊死去,新的北元大汗继位,并未对大明与北元产生太多的影响。
年初,大明刚派遣沐英从西北进攻,打了一场胜仗,短期内还没有再出兵的意愿与条件。
洪武十一年年末,徐达在北平设宴,杨帆、刘伯温等人都有参加,一起度过了难得平静的除夕。
当然,洪武十一年在应天城,也发生了两件事,那就是秦王朱慡、晋王朱棡分别前往西安、太原就藩,他们两个就藩后,意味着燕王朱棣的就藩时间越来越近了。
杨帆在北平的生活简单而忙碌,每日都在忙着配合徐达,整顿军务,安置移民。
从洪武十一年,到洪武十三年的年初除夕,在杨帆手下安置的屯田点就多达一百三十二个。
有了杨帆的协助,徐达整顿北方军务的速度,比历史上要快得太多了,不过代价就是,杨帆病了,在洪武十三年的开年,生了一场大病,幸而身边有神医吕复,还有红薯等人精心照料,终是在开春前,康复了。
北平,府衙。
吱呀——
红薯推开房门,将热腾腾的火盆端了进去,一进屋就见杨帆正在与刘伯温对弈。
两年了,杨帆的棋艺在刘伯温的培养下进步神速,如今也能与他杀得难分难解。
红薯轻手轻脚地走过去,火盆放在了杨帆的身边,往棋盘上一看,杨帆的棋被刘伯温困死的大半,眼见着就要输了。
“昨日,周王殿下说应天那边来了消息,年初,最迟年中的时候,燕王就要来北平就藩了,青田公怎么看?”
听闻杨帆的话,刘伯温摩挲着白色的棋子,道:“诸王就藩乃是陛下定下的国策,谁都无法阻拦,小杨大人平常心对待就是,只要保着燕王殿下别乱来,做出出格的事情就好。”
杨帆哑然失笑,道:“我倒是不担心燕王闹出乱子,我担心的是燕王酷爱军事,若是偷偷跑到军中出塞去,恐有损伤。”说着,杨帆落下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