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胡惟庸的年纪还没朱元璋大,身子骨也好得很,怎么突然间说自己身体不行了?难道……胡惟庸萌生了退意?
六部尚书各个都是人精,一听胡惟庸的话,心思立刻活泛了起来。
朱梦炎是松了一口气,胡惟庸如果能主动辞官归乡,加上汪广洋“病逝”,应天城的这场风波,便到了尾声。
楼覃眉头微蹙,他素来不爱与人交往,可是对胡惟庸的性子,楼覃很清楚。
胡惟庸,那是眼睛里面只有权力,心胸比针眼儿还小的主,他能主动归隐?当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其余的尚书有的惊讶,有的跃跃欲试,若是胡惟庸归乡,中书省左丞相的位置就空缺了出来。
中书省不可一日没有丞相,那人选多半会从他们六部尚书里面挑选。
胡惟庸一句话,让众人的神情都变得精彩起来。
朱元璋仰面而笑,道:“胡相何出此言?若是身子不爽利,让顺天府来的吕神医给你瞧瞧?你年纪还没有咱大呢。”
胡惟庸苦笑,说道:“臣又如何能与陛下比?陛下是人中龙凤,臣不过是肉体凡胎,尤其是到了今年,常常感觉体虚无力,精神头不济。”
说到这里,他更是长叹一声,道:“臣觉得有心无力,无法继续执掌中书省,若强行在这个位置上待下去,恐怕有负陛下的隆恩啊。”
哎呦?
胡惟庸这连续的诉苦示弱,让朱元璋颇感意外,莫非胡惟庸真有隐退的意思?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说道:“胡相,身子抱恙可以好好调理,你随着咱一路走来,咱身边怎么能没有你辅佐?”
胡惟庸的态度却格外坚决,面对朱元璋的再次试探,他依旧坚持道:“今日臣请陛下来观赏祥瑞,其实还怀着另外一个念头,臣,想要告病还乡!”
虽然众人已经猜到了胡惟庸要做什么,不过,当胡惟庸真的提出辞官的时候,人们仍旧忍不住惊讶。
胡惟庸跪地,言辞恳切。
朱元璋起身,搀扶胡惟庸,神情严肃,道:“你我君臣,不搞那三辞三让的把戏,你若真有心告病还乡,咱就给你一个晚上的时间好好想想,明日你再与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