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一封战报从高丽直接被送往了应天,六月中旬的应天已经有了几分暑气,洪武皇帝朱元璋今日的心情极好。
就在今日的清晨,从高丽北界送到京师的战报,来了!
战报中,杨帆将入高丽作战后的过程详细阐述了一遍,尤其是西京平壤一战,大明辽东军大破边安烈,一举将北界纳入囊中。
朱元璋的笑容就没停下来过,在奉天殿上将杨帆一番夸赞,到了武英殿后拿着战报,一边研究高丽的地图,一边说道:“在平壤休整一段时间,杨帆就该南下,首先就要攻克西海道的土罗城,这土罗城又是一道难关啊。”
朱标闻言轻笑一声,说道:“父皇放心吧,杨先生统兵打仗的本事,在如今少壮派的将官中当属一流,有他在,高丽的战事无须担心。”
朱元璋点了点地图上的土罗城,感慨道:“咱当年领兵打仗,最头疼的就是攻城,耗费时间久不说,己方的损失更大,攻打平壤,我军只损失了两万左右,这实在是出乎咱的预料了,这辽东军的战力了不得啊,哈哈哈。”
朱标微微颔首,从衣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道:“父皇,其实方才还有一封信来了京城,儿臣特意带着书信来给您看一看,是老四那边的。”
哦?
朱元璋闻言瞬间来了兴致,燕王朱棣与杨帆几乎是同时离开的京城,不过朱棣直到现在还未正式进攻安南,一直在为战前做准备。
安南的地形下场,而朱棣准备让俞祖率领水军,他率领陆地的明军水陆并进。
光是前期的筹备就是一大摊子事情,直到六月初,这准备才算是正式结束。
朱元璋接过书信,仔细看了一番,说道:“将老四送来的礼物一并拿进来,咱要看一看。”
朱标点了点头,不一会儿,云奇就捧着一个锦盒走进来。
朱元璋轻声说道:“老四在安南那边与一个叫常戊的人接触,那常戊在安南当地颇有些实力,愿意为我明军的向导,配合老四攻入安南,此事你可知道?”
朱标笑着说道:“当然,据四弟说,这常戊文武双全,性情稳重,帮了他不少忙,父皇为何提他?”
朱元璋并未回答,而是将锦盒打开,锦盒里面放着一看上去颇为古旧的匕首?
朱标望了一眼没看出什么稀奇之处,朱元璋却小心翼翼地将其取出来,轻轻摩挲。
“四弟为何送了这么一件礼物回来?这匕首平平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