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管仲不仅不报仇,还给干掉旧老板的新老板打工,这就是典型的一身事二主,忘恩负义了。
虽是如此,但管仲对齐国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孔子用“一匡天下”四个字评价管仲,足见其评价之高。
但杨士奇也清楚,孔子与朱熹的观点,或许是正确的,但也不能不允许别人存在质疑,何况这位举子也没有否定管仲,只是说他曾经有过错,但功劳是大于过错的。
质疑违背了圣人之意,就是垃圾了?
杨士奇冷笑道:“有功便是功,有过便是过,两者清晰,合理评判,此乃是上乘之作!依我看,应在三甲之中。”
“呵,如此违逆圣人之意文章,怎可入选?理应罢落。”
张悦坚持自己的观点,看着杨士奇的目光有些不屑。
眼前的人虽然是国子监祭酒,但终究是游学之人,不是正统科举出身,有什么资格评判?也不知皇上看重他哪一点。
姚广孝走了过来,接过试卷看了看,微微点头,道:“三甲之内?呵呵,杨祭酒,你错了。”
张悦脸上露出了喜色,没想到这个和尚竟还有如此眼光,挑衅地看了一眼杨士奇,道:“祭酒大人,无需再坚持了吧?”
杨士奇看着姚广孝,面无波动。
姚广孝又扫了几眼试卷,沉声道:“此举子,若不能位列一甲,也应在二甲前三!”
张悦错愕至极,吃惊地看着姚广孝。
一甲只有三个人,即状元、榜眼、探花。算上二甲前三,总共也只有六个名额!
姚广孝竟然说此试卷,应位列此次会试前六?
张悦摇了摇头,明明不入流的文章,还前六,六百也没他啊,这个和尚,该不会是捣乱的吧?
PS:
首先,惊雪携大明给大家道一声:元旦快乐。
衷心祝愿大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事事顺遂。十分感谢大家不离不弃,陪惊雪一路走到这里。
对于惊雪而言,2021年是沉淀与反思的一年,从充满想象与空幻的修真世界,转移到沉重且肃然的历史深处,惊雪看到的满是苦难,还有苦难中开出的花——文明。
大明是一个即伟大又让人遗憾的朝代,惊雪选择大明,不止是想要表达简单的革新故事,也想将大明的生活呈现给大家。
让每一位读者来过,有所收获,走时,有所畅想。
这对于惊雪而言,便足够了。
有些看似叙述的存在,实则是对历史本身的刻画与剖析。若没有这些描述,只是简单的故事堆叠,总会黯然失色吧?
2022年,惊雪将以尽全力,以求大家更多支持,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元旦开始,惊雪会努力将日六千,调整为日一万字的更新节奏,还请大家继续支持惊雪,塑我大明,新我世界!
喊一嗓子,2022年1月,还请将月票、推荐票、催更都给惊雪吧。你们的支持,才是惊雪码字最大的动力。
惊雪作揖。
第一百七十章 井底之蛙,不知时局(一更)
评判起了争执,张悦固执己见,姚广孝、杨士奇也毫不退让,据理力争。
张悦很是恼怒,这两个人到底懂不懂如何评阅试卷?
“莫要争执了。”
方孝孺见事情有些大,耽误了其他人评阅,便走了过来,对张悦严肃地说道:“姚、杨二人乃是皇上钦点的主考试官,沉脉优劣,把关龙门,若有异议,以主考试官为准,这点,你不会不清楚吧?”
张悦有些憋屈,不满地说道:“可是这试卷,违背圣人之言……”
“试卷违背圣人之言,不是你违背圣上之言的因由。坐下继续评阅,再有如此文章,直接递送两位主考试官便可,无需再论。”
方孝孺严厉地说道。
张悦无奈地低下头,他可以鄙视杨士奇出身不正,瞧不起和尚不学无术,但却不能不正视方孝孺,这可是名满天下的大儒,读书人的精神偶像。
方孝孺见张悦听了进去,便低头看了看试卷,微微点了点头,道:“《礼记》有云,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管仲有过,但依旧是君子,此文之论,善陈深邃,是一人才。”
杨士奇接过方孝孺递过来的试卷,充满敬意地点了点头。
自从被朱允炆用“刻舟求剑”的言论敲打之后,方孝孺似乎变得不那么固执,虽然他的言行举止,依旧鲜明的周礼风范。
方孝孺含笑转身。
皇上说的是,刻舟求剑,自己只能找到舟上的痕迹,却找不到剑。
研读周礼,便是刻舟,想要求剑,那就需要回到原来的地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