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王府被查抄,府内护卫全部送安全局审讯,其家眷发宗人府。
京师地震。
建文朝从来没如此令勋贵不安过,一日之内,查抄了一家国公府,又查抄了一家藩王府!
解缙、杨士奇坐镇内阁,铁铉被派去坐镇军营。
刘启夏、段云、周大志、李德、阿尔斯郎等领兵戒备。侦察兵索靖、房崇等出现在皇宫之外,紧紧盯着京城内的一举一动……
——
「首先感谢zhang6145打赏,另外这段时间看大家催更,要求多更,全力更老书,惊雪都看到了,很感谢大家的支持。只是惊雪也有难处,解释好多次了,最后解释下。
我也需要生活,这本书所得连房贷都不够,更不要说养家糊口吃饭各种花销,所以我需要工作。在工作之余,我能抽出多少时间写作,把这些剩余的时间瓜分出来双开,我一本书又能分多少精力。不是诉苦,我从早上七点忙到晚上十二点,每天如此,没有假期,没有休息,没有周末。
我也渴望更多写老书,给大家尽早更新,我希望对得起大家的支持。只是目前来看,我需要平衡下生活,大家也理解下。等到步入正轨,如果有时间,我会恢复双更。可以保证,老书不管写几个月,哪怕是写到过年后,我也会正常完本,绝不会烂尾。
再次感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惊雪谢过。」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朱老四,你应该是罪魁
宗人府。
朱济熺坐在房间的角落里,捂着头疼的脑袋,眼睁睁地看着黑暗一点点蚕食掉光亮,随后,房间不见五指。
连根蜡烛都没有。
朱济熺看向封死的窗户,不甘心地喊道:“告诉皇上,我是被冤枉的!”
曹国公府被抄家,藩王与勋贵可以无动于衷,建文朝以来,曹国公府就失了地位与尊崇,多年不联系,又不靠他上位、吃饭,死了还活着区别不大。
可晋王朱济熺被抓,皇室宗亲就不能不行动了。
朱允熥听闻消息,骇然之下,匆匆入宫求见,却被挡了回去。情急之下,朱允熥转而求见太后,这才得以进入宫内。
吕太后虽非朱允熥的生母,却一直视如己出,关怀备至。
朱允熥见到吕太后,跪下求情:“晋王朱济熺天性纯良,憨厚善学,谦逊有礼,我曾在国子监与其同窗,如何不知他秉性。皇上发雷霆之怒,查抄晋王府,定有误会。听闻晋王已被囚于宗人府,还请太后出面,救晋王兄于苦难。”
吕太后惊讶不已,起身问:“晋王府被查抄了?”
朱允熥见吕太后还不知情,悲戚地说:“不仅晋王府被查抄,就连晋王府的妃嫔、晋王之后都被送到了宗人府。太后,美圭才十岁啊,美垸今年才三岁……”
吕太后看向侍女:“去问问到底发生了何事,皇上历年来重宗室亲情,定不会无故下此命令。”
侍女刚刚离开,朱植、朱桢、朱桂等也来求见,到后面,朱棣、朱楧等也入了宫。
都知道这个时候直接找朱允炆说情不靠谱,说不定还会挨一顿训,找皇后吧,身份上有点不太合适,何况皇后和朱允炆是一个枕头上的,未必能说得动,只能找太后出面。
皇帝动了皇室宗亲,朱棣等人不能坐视不管,只有表现出团结,为朱济熺发声,才能确保轮到自己的时候,其他人也能站出来说话。
事关藩王府生死存亡大事,一众在京藩王集体入宫。
吕太后见事情闹得太大,也有些头疼,侍女回话语焉不详,说什么晋王涉了谋逆大案,具体如何谋逆,也说不清楚。
正在吕太后发愁,准备亲自去找朱允炆的时候,朱允炆带马恩慧已走来。
朱棣等人行礼。
朱允炆对太后行礼,手搀太后坐下,然后转身看向朱棣、朱植等人:“这是来说情,还是在逼宫?”
刚刚站起来的朱棣、朱桂等人,再次跪下解释。
朱棣肃然道:“皇上,我等今日前来只是想知晓情况,晋王朱济熺毕竟是皇室宗亲,如此不明不白被抓不说,连晋王府都被查抄,实在是有些不安。”
朱允炆冷冷地看着宗亲中人:“想知晓情况,不应该去武英殿,缘何来到太后寝宫?扰了太后清修,徒增烦恼,岂不是不敬不孝?”
朱棣等人口里认错,心中却不以为然。
直接去武英殿,谁知道你会不会拍桌子丢东西,在太后这里,至少你能还收敛点,不至于恼羞成怒,把其他人的家也给抄了。
吕太后看向朱允炆:“听闻晋王朱济熺被抓,晋王府被查抄,母后也极是震惊。皇上,朱济熺毕竟是晋王,素来与皇上亲近,缘何到了如此地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