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面面相觑,空气中一片凝重。
朝堂上的气氛并不比外面的冬日清晨更温暖,寒气席卷进来,要将这满堂的热气也一并夺走。
“咱既已决意,谁若再有异议,便是诏令难容!”
朱元璋突然出声,声音铿锵有力。
如同一记铁锤砸在沉默中,令空气似乎为之一震。
此言一出,众臣愕然。
大殿内一片寂静,只有朱元璋稳稳端坐于龙椅之上。
目光锐利如刀,仿佛在用这种方式强压所有人的不安。
一向谨慎稳重的徐达面色微沉,迟疑片刻,才缓缓拱手道:“陛下,若真让晋王亲自主持此案,恐怕地方官员必定有所忌惮,或会产生反感。”
“赈灾案关乎众多大员,倘若处理不当,恐有连锁反应。”
他的一番话,语气虽然沉稳,但其中难掩一丝忧虑,显然并不完全认同此事的必要性。
朱元璋的眼神冷冷地扫过徐达,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一切:“地方官员不听命,岂能坐视百姓饥寒交迫?”
“此案一拖,岂非要百姓在寒冬中忍受更大的痛苦?”
徐达的眉头紧锁,面上不露声色。
但心中清楚,眼下这场赈灾案,局面已经复杂难料。
地方势力深重,贪官污吏盘根错节。
若朱元璋真的让晋王亲自插手,恐怕不仅仅是百官的异议,更可能引发一场难以控制的风暴。
而且,朱元璋话语中的威慑力让徐达不敢再深言,只能低头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