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
上课铃声响起,答题课堂开始!
【答题时间到!@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单选题(10分):
1.本文中, 李世民适合以下哪个称号?
A.情诗王子
B.情歌王子
C.战歌王子
D. 狂歌王子
2.本文中,尉迟恭适合以下哪个称号?
A.黑脸门神
B.黑脸新娘
C.黑脸王妃
D.黑脸战神
3.本文中, 程咬金适合以下哪个称号?
A.程大帅
B.程门神
C.程诗圣
D.程剑仙
4.本文中, 李世民和李隆基是什么关系?
A.我的爱妃是个鸟
B.穿越百年的爱恋
C.叫声祖祖你怕了吗
D.溺爱之双宗情缘
5.本文中, 李世民的《威凤赋》是写给谁的?
A.魏征
B.秦王府旧臣
C.太子府间谍
D.以上所有人】
李世民非常挣扎。
他想选战歌王子,可是很明显,那么多首情诗,只能选情诗王子。
他不仅骁勇善战,还把《秦王破阵乐》改编为武舞《七德舞》。他的确能文能武,但也没天幕小说里说得那样,到处写情诗!
最终, 李世民唉声叹气给自己选了“情诗王子”。
长孙皇后干脆多了,一边选一边开玩笑:“陛下,臣妾什么时候有机会听您的情诗?”
李世民这下来劲了:“写!今晚就写!”
天幕给了那么多案例, 让唐初的文坛得到大力启发, 再写不出好诗就白听小说了。
尉迟恭黑着脸,义无反顾选了“黑脸战神”。
“我觉得是黑脸门神, 那武璎提到过敬德在后世被封为门神,跟秦琼一起。”李靖实事求是道。
“瞎说, 明明是新娘,还要盖盖头哈哈!”程义贞记得可清楚了,笑得也非常大声。
尉迟恭冷哼:“我管他什么,我就是战神,突袭突厥成功,怎么不算战神?”
说完又反过来嘲笑程义贞:“倒是你,选项怎么都奇奇怪怪?大帅是什么?诗圣和剑仙跟你有啥关系?门神是我跟秦琼,有你什么事?”
程义贞不满地哼哼一声:“肯定是诗圣,这是在嘲讽俺老程!”
“天幕里武璎给别人的诗都是好好的,怎么到俺老程就成了筛石灰?”程义贞委屈,“这位长乐姑娘肯定不喜欢俺。”@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尉迟恭也唉声叹气,瞅了一眼李世民:“小姑娘当然都喜欢陛下那种长得好看的,哪里喜欢我们这种大老粗……”
说得自己委屈巴巴,但是李世民心花怒放。
魏征斜眼瞅了尉迟恭一眼。
谁说武将都是大老粗,敬德这不挺会说话嘛!
【这一次的奖励很丰富哦,有以下五本书:《唐诗里的政治》《十八般武器》《茶经上下五千年》《海上丝路》《大唐与世界》】
【《唐诗里的政治》主要是通过唐诗来分析大唐的政治军事制度,以及时代变化。涉及到神龙政变,安史之乱,藩镇之乱,还有中晚唐时期周边少数民族的危机,大唐科举被世家垄断的不满,世家贵族生活奢靡的落幕,以及黄巢起义后屠尽长安世家的惨烈等等。
方方面面,非常齐全。整体来说,看唐诗可以看完大唐史上的重要事件,非常精彩!】
答题系统的机械电子音念出简介,听起来机械没感情,但是不影响听到的人非常兴奋。
尤其是大唐人。
李世民:“这本必须拿下!”
群臣都没意见,比他还激动。
长安世家被屠尽,这黄巢到底是何人!
“科举,科举被世家垄断招致不满,然后直接把世家杀光了……”
“这是刁民的问题,关我们世家什么事!世家没为大唐做过什么事吗?”
“没我们世家哪里来的大唐!”
李世民表情很不好看,却也感受到了来自世家的压力。
大唐与世家,密不可分。
因为李家,本身就是世家。
朝中大臣不少甚至瞧不起李家,嫌弃李家世家资历太浅,是因为大唐的大臣,许多世家甚至是南北朝时期的皇帝。
比如丞相萧瑀,不仅是唐初宰相,也是梁明帝萧岿第七子,隋炀帝萧皇后同母弟弟,还有个著名亲戚,东昏侯萧宝卷,也是萧瑀弟弟。
按亲属关系,萧瑀叫杨广“姐夫”,而李渊得叫萧瑀“表姐夫”,因为萧瑀娶的妻子是李渊表姐妹。
另一位宰相陈叔达,是陈宣帝儿子,著名的陈后主陈叔宝的弟弟,也是皇族。
除了皇族,还有名臣世家。
相比之下,李家从李虎才开始兴起。李家一代代人通过娶妻独孤氏和北周公主独生女窦氏,从北魏奋斗到唐朝,实现真正的飞升。
老牌世家推出萧瑀作代表:“难不成真要看着我们后人被杀光?”
长孙无忌不客气道:“若是一直有人不满,杀了一个黄巢,还有下一个。”
“科举制不是已经有了吗,试试吧。”
最后是李世民拍板, “朕要亲自面试最后三甲。”
【《十八般武器》堪称冷兵器大全,不止十八种武器,记录了华夏上下五千年最经典的冷兵器的工艺技术,还包括炼钢炼铁开刃等专业技术,非常适合冷兵器爱好者!想写古代小说的朋友也可以看看哦,好多武器相当帅气,还有些是古代军队特有的,适合不同战争,比如适合骑兵的斩/马/刀,适合打倭寇海贼的苗刀,还有来自西方的大马士革钢技术,和来自阿拉伯的弯刀等等。】
说起冷兵器,武将们热血沸腾,谁还管科举不科举。
“陛下!”尉迟恭大声叫嚷,故意让因为科举冷凝的氛围热闹起来,“我刚刚写得答案太马虎了,肯定得不到,陛下靠你了!”
“知道马虎还不好好写。”李世民笑着斥责一句,含笑拍拍长孙皇后的手,“观音婢,靠你了。”
【《茶经上下五千年》专门讲述茶的故事,从茶叶的生长起源,到炒茶技术各个朝代的变化,还有饮茶的人和方法的演变,海外贸易等等。要知道,茶叶在古代不单单是饮料,也是重要的军事物资和朝廷管控的财政收入来源。
比如宋朝,就是用茶叶换取西夏战马,而战马是骑兵必不可少的军备物资。再比如明清,茶叶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朝廷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
一直到清末,西洋人看上了茶叶的收入,加上工业革命时期工人对茶叶的依赖,英国人派遣植物间谍来华夏盗走茶树茶种,种在了英联邦国家印度,反而抢走了茶叶的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