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5(1 / 1)

女皇开始,李治眼神瞬间警惕。

他对武氏有相爱相知的真情,有并肩战斗的“战友情”,也有欣赏对方野心和能力的友情。

但这不代表,他愿意将李氏的江山和皇位,让给武氏。

武后微微沉默后,还不待解释,天幕放出了排行榜,她上榜了,李治没有。

这下尴尬了……

李治:“…………”

有了天幕和后世的认可,他再对武氏做些什么,仿佛就是违背天意。

谁知道民间和世家之间会不会因此生事?

“罢了,先听完吧。”李治看一眼旁边感受到气氛不对吓得噤若寒蝉的女儿,没有当着女儿的面翻脸,冷静下来,缓和了语气:“我们先来听听你母亲是如何做到的。”

太平公主连连点头:“听小说,先听!”

武后微微垂眸:她也很想知道,未来的自己,是如何做到的。有了天幕,这一世,她相信自己有了支持者,一定能做得更好!

.

在宋明清,男人们大肆批评,各种关于武皇的谣言层出不穷,在文人的嘴里仿佛是他们亲眼看到过的。

然而,当天幕挂出伟大帝王排名后,集体轰动。

“区区一个女人,竟然排名如此靠前!这是天幕身为女子的偏心!”

也有明智者发现了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怎么有好几个外族人?成吉思汗,这一听就是草原上的大汗。孛儿只斤·铁木真是谁?还有爱新觉罗·玄烨,这又是哪个族的?”

“朝代歌果然说得没错,后面还有如此多的优秀帝王。别的不说,开国皇帝都很厉害。只是咱们大宋的皇帝怎么排行那么靠后?”

“管什么开国皇帝啊,管管外族人吧!咱们大宋正在对峙的辽国西夏国不都是外族人吗!”北宋人想起交岁币之前的战争,以及交岁币的原因,齐齐有些心慌。

话说,他们靠着买来的太平已经多年没有作战了,假如突然作战,大宋打的赢吗?对手不会就是那个孛儿只斤·铁木真吧?

民间慌,赵祯也慌。

本来上榜了应该开心,可他不但是最后一名,还是可能被替换下去的。偏偏替换下去的是太祖皇帝,让他有苦也说不出。

可是再结合排行榜里除了自己之外其他人的位置,赵祯开始担心这些帝王是不是按照朝代时间排行的。

结合曾经听过的朝代歌,“宋元明清帝统休”,那宋朝过后的元朝,元世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是草原人!

到底是辽国还是西夏,还是其他草原民族啊!

北宋皇帝担忧,南宋更担忧。

“金国俘虏了徽钦二宗,不会最后是金国灭了大宋吧?”南宋人想起当年的往事,眼前一黑,仿佛已经看到了亡国的阴影。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朱元璋脸色也很不好看。

“朕当年好不容易把元人赶回大漠,怎么后面的清朝人又是异族?爱新觉罗是哪个部落的?”

说着他就瞪向朱棣:“把你封在燕地就是为了防御北方,你怎么防御的?”

朱棣还没来得及为自己“明成祖”一会儿上榜一会儿落选心情纠结,就被父亲斥责了。

朱棣心里苦,但朱棣知道事情轻重,连忙发誓:“想必是后辈无能,放松了警惕。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回去好好教导他们!”

.

玄烨看到自己的名字和庙号“清圣祖”,颇为欣慰,觉得看来自己做得还不错,功绩被认可,也不枉他勤政爱民。

可惜再一想到“帝统休”,心情再次晴转多云。

玄烨怎么都想不明白。

到底是为什么帝统休,他的后代如此无能吗?

真希望天幕快点讲述清朝的小说,能让他通过只言片语的信息和奖品书籍得到一些情报。

【现在,让我们回到小说本身。

宋明清许多男性文人诋毁造谣武皇,其实不关武皇的能力,主要是因为她的性别。

假如性别调换,文人大儒吹都还来不及,毕竟他们很体贴圣意,擅长吹捧帝王。

面对敌人只知道逃跑的昏君都敢上“高宗”庙号,让李治的“唐高宗”都显得不值钱了。还有皇帝打胜仗后跟敌人赔款求和之后,伪造天书制造祥瑞,然后用珍珠贿赂宰相,就敢去泰山封禅,也让后世的皇帝再也不去泰山。】

泰山封禅过的皇帝集体无语。

不应该是帝王有大功绩才有资格去泰山封禅吗?无论是打胜仗后改为赔款求和,还是伪造天书制造祥瑞,还是用珍珠贿赂宰相,都让他们长了奇怪的见识。

嬴政揉揉额角,看向大儒们,当时他泰山封禅,没少被儒生骂。

当时天气不好遇到暴风雨雨,齐鲁儒生骂他不配泰山封禅所以老天发怒了,现在对比之下,儒生该知道到底谁配谁不配了。

如他所料,大秦的儒生们气疯了,朝堂之上的大儒们顾不上形象,撸袖子骂人,引经据典。还到处找武器,都顾不上大殿上不能带兵器的禁令,显然要气疯了。

看着一个个大儒义愤填膺气得脸红的像是喝醉了酒,嬴政毫不怀疑,假如真能穿越,不少大秦儒生要改行去当刺客。

嬴政的心情微妙起来。

天幕还说后世的儒生体贴圣意,这好像也是拉低了儒生的名声。也不知道大秦的儒生到底想行刺的是后世的皇帝,还是后世的儒生……

.

赵构:“……”

虽然不知道这个被骂的高宗是谁,但是只知道逃跑,仿佛在说他。

而且他确定,打胜仗后求和的那位,是他祖宗宋真宗。

“后世的皇帝,如此离谱吗?”李治大开眼界,还为自己被“误伤”哭笑不得。

谁能想到,他明明有了“唐高宗”这么个很好的庙号,还来不及高兴,就被不靠谱的后世皇帝连累了。

李世民都怜爱了。

“这也太惨了。”

功绩被妻子掩盖,被后世文人忽视,连庙号都被后世皇帝连累,这跟谁说理去。

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於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

相传,武丁也是第一位高宗,被称为“商高宗”。

庙号最初的追尊非常严格,比如汉景帝就没有庙号,但“文景之治”也有他的功劳,并非做得不好,只能说汉朝时期的庙号含金量很高,追尊太难。

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是守成令主的美号。

原本听到李治是“唐高宗”,执政期间有“永徽之治”和大唐面积最大的疆域,李世民欣赏地觉

最新小说: 缠绵情诗 别再装酷了,金昇玟 像风一样爱你 魔数空间 有我在 审你入心,诊你成瘾 细作-支离破碎的记忆 金香娘惹 有你的日子,刚好下雨 娅2024短篇作品集